感懷三首王御史度

蛟龍窟宅貫豐湖,西北羣峯勢若驅。 誰自圯橋傳玉匣,夜當雷雨讀陰符。 播寧討賊書三上,劉哱驚魂火一誅。 歸後東征師頓老,川原從此漸爲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蛟龍窟宅:指蛟龍居住的地方。蛟龍,傳說中的水中生物,常被描述爲能引發洪水的神獸。
  • 豐湖: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一個湖泊。
  • 圯橋:古地名,位於今江蘇省徐州市附近,傳說中張良在此得到黃石公的兵書。
  • 玉匣:裝有珍貴物品的匣子,此處指兵書。
  • 陰符:古代兵書,傳說中張良所得的兵書。
  • 播寧: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劉哱: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東征:向東征伐。
  • 川原:平原和河流。

翻譯

蛟龍居住的地方貫穿了豐湖,西北的羣峯如同被驅趕一般。是誰從圯橋那裏傳來了裝有兵書的玉匣,夜晚在雷雨中閱讀陰符。播寧討伐賊寇的文書三次上呈,劉哱因驚魂而遭受火刑。歸來後,東征的軍隊顯得疲憊不堪,平原和河流從此漸漸乾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戰爭與自然交織的畫面,通過蛟龍窟宅、豐湖、羣峯等自然景象,以及圯橋傳玉匣、雷雨讀陰符等神祕傳說,營造出一種古老而神祕的氛圍。詩中提到的播寧討賊、劉哱火誅等歷史事件,反映了戰爭的殘酷與動盪。最後,東征師頓老、川原漸爲枯的描繪,表達了戰爭對自然和人類的深遠影響,透露出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反思。

何轉書

何轉書,字書子,號乙上。香山(今中山市)人。明思宗崇禎諸生。日寅孫。長於史。著有《鵝湖草》。事見清何天衢《欖溪何氏詩徵》卷一。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