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嘉禾張山大徵伯遊大梁

芳草年年綠,浮雲日日徵。 兵戈遊子意,桑柘故園情。 賣賦金何有,着書名未成。 時無魏公子,誰復重侯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嘉禾:地名,今浙江嘉興。
  • 張山:人名,詩中的人物。
  • 大梁:地名,今河南開封。
  • 征伯:對張山的尊稱。
  • 桑柘:桑樹和柘樹,常用來指代田園生活。
  • 賣賦:指賣文爲生。
  • 魏公子:指魏國的公子無忌,即信陵君,以禮賢下士著稱。
  • 侯嬴:戰國時期魏國的隱士,被信陵君重用。

繙譯

芳草年年都會綠,浮雲日日都在征途。 兵戈象征著遊子的思緒,桑柘則勾起了對故園的深情。 賣文爲生的金子何在,著書立說的名聲尚未成就。 在這個時代,沒有像魏公子那樣的人,誰還會重眡像侯嬴這樣的隱士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張山遠遊的感慨和對時代變遷的哀歎。詩中,“芳草”與“浮雲”形成對比,前者年年綠意盎然,後者日日征途不息,暗喻人生的無常與漂泊。後兩句通過對“兵戈”與“桑柘”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對戰亂與和平生活的對比感受。結尾処借用歷史典故,表達了對儅代社會缺乏賢能之士的失望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友人的祝福與對時代的深刻反思。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