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鏡:古代的銅鏡,這裏指照鏡。
- 素秋:秋季的別稱,因秋天的天空顯得高遠、清澈,故稱素秋。
- 雁足:古代傳說雁能傳書,雁足即指書信。
- 羊裘:羊皮襖,這裏指旅途中的簡樸衣物。
- 海燕:燕子的一種,常在海邊築巢。
- 鄉社:家鄉的社日,即古代農村的節日。
- 山猿:山中的猿猴。
- 稠:濃密。
翻譯
白髮映照在青銅鏡中,黃花在素淨的秋天綻放。 家書沒有雁足傳遞,我身着客路上的羊皮襖。 海燕離開了家鄉的社日,山猿依傍在酒樓旁。 誰能忍受回首的痛苦,千里之外的暮雲濃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旅途中的孤獨與懷舊之情。詩中,「白髮」與「黃花」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歲月的流逝與秋天的淒涼。家書無雁足,表達了與家鄉的隔絕和思念。海燕離鄉、山猿傍酒,進一步以動物的遷徙和依附,隱喻了詩人的漂泊與無依。結尾的「千里暮雲稠」則以景結情,將懷舊之情融入濃密的暮雲之中,意境深遠,令人回味。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
宋登春的其他作品
- 《 程仁卿從軍自蜀還荊州詩以貽之 》 —— [ 明 ] 宋登春
- 《 上元夜走筆戲簡呈忠教主人 》 —— [ 明 ] 宋登春
- 《 連日淹雨閉門伏枕新晴後適有諸貴過子茅茨沽酒以慰岑寂 》 —— [ 明 ] 宋登春
- 《 訪華容孫兆孺山人 》 —— [ 明 ] 宋登春
- 《 泊吳淞海岸觀邵將軍水軍以所獲倭奴行酒 》 —— [ 明 ] 宋登春
- 《 魯中挽何鳴岐 》 —— [ 明 ] 宋登春
- 《 巴陵別徐使君歸荊州邸舍 》 —— [ 明 ] 宋登春
- 《 十二月還江陵草堂 》 —— [ 明 ] 宋登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