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 貢奎
避暑北山下,修篁夾林陰。 客來澹忘言,稍覺清我心。 酷暑尚可避,酷吏不可禁。 跡絕畏途轍,涼飆散塵襟。 卻嗟避名者,猶恨山未深。 爲言暑與吏,縱酷何能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脩篁(xiū huáng):脩長的竹子。
  • 澹忘言:淡然忘言,指心情平靜到忘記言語。
  • 酷吏:殘暴的官吏。
  • 跡絕畏途轍:斷絕了通往危險道路的痕跡,比喻遠離了危險的環境。
  • 涼飆(liáng biāo):涼風。
  • 散塵襟:使心中的塵埃散去,比喻心情變得清爽。
  • 避名者:逃避名聲的人。
  • 縱酷何能侵:即使再殘酷,又能如何侵擾我。

繙譯

在北山下避暑,脩長的竹子夾著林廕。 客人來訪,我們淡然忘言,漸漸感到心情清爽。 酷暑尚可躲避,但殘暴的官吏卻無法避免。 我已斷絕了通往危險道路的痕跡,涼風使我的心情變得清爽。 卻感歎那些逃避名聲的人,還擔心山不夠深。 我要說,暑熱和官吏,即使再殘酷,又能如何侵擾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在北山下避暑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清靜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事的超然態度。詩中,“脩篁夾林隂”和“客來澹忘言”等句,展現了避暑環境的幽靜和心境的平和。而“酷暑尚可避,酷吏不可禁”則巧妙對比了自然與社會的不同,突顯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最後,通過“卻嗟避名者”和“縱酷何能侵”的感慨,進一步強化了作者超脫世俗、堅守自我的人生態度。

貢奎

元寧國宣城人,字仲章,號雲林。十歲能屬文。初爲池州齊山書院山長。成宗時中書奏授太常奉禮郎,上書言禮制,朝廷多采其議。遷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轉應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賢直學士。有《雲林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