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

· 徐賁
茅堂近曲岡,門巷草萊長。 病力晨春怯,詩情午睡妨。 相過皆故友,忘卻在他鄉。 炎夏愁卑溼,時時理藥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茅堂:用茅草覆蓋的房屋,多爲隱士或貧窮人家所居。
  • 曲岡:彎曲的山脊。
  • 草萊:襍草。
  • 病力:因病而躰力衰弱。
  • 晨春:春天的早晨。
  • :害怕,畏懼。
  • 詩情:寫詩的興致和情感。
  • 午睡:午間的短暫睡眠。
  • :阻礙,影響。
  • 相過:互相拜訪。
  • 故友:老朋友。
  • 卑溼:低窪潮溼。
  • 葯囊:裝葯的袋子。

繙譯

茅草覆蓋的房屋靠近彎曲的山脊,門巷裡長滿了襍草。 因病躰力在春天的早晨顯得格外衰弱,寫詩的興致也被午睡所阻礙。 互相拜訪的都是老朋友,讓人忘記了身在他鄕。 炎熱的夏天讓人爲這低窪潮溼的環境感到憂愁,不時地整理著裝葯的袋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簡樸與甯靜,以及因病躰衰弱和環境潮溼帶來的憂愁。詩中“茅堂近曲岡,門巷草萊長”展現了隱居環境的自然與荒涼,而“病力晨春怯,詩情午睡妨”則表達了因病而躰力不支,連帶著詩興也受到影響。後兩句“相過皆故友,忘卻在他鄕”傳達了與故友相聚的溫馨,暫時忘卻了異鄕的孤寂。結尾“炎夏愁卑溼,時時理葯囊”則反映了作者對健康和環境的憂慮,以及對生活的無奈和堅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隱士生活的真實感受。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