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過廣福精舍訪傳上人

· 徐賁
水陰山色晚依微,鬆映禪房竹映扉。 幽鳥不緣留客語,閒僧方自施經歸。 移來片石安茶器,分得孤雲補衲衣。 杖屨不嫌頻過共,道心久與世相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依微:隱約,不清晰。
  • :門。
  • 閒僧:指清閑的僧人。
  • 施經:指誦經。
  • 衲衣:僧人的衣服,通常由多塊佈片縫制而成。
  • 杖屨:手杖和鞋子,這裡指行走。
  • 道心:指對道的理解和追求。
  • 世相違:與世俗相違背。

繙譯

傍晚時分,山水的隂暗與山色隱約交織,松樹映襯著禪房,竹子映照著門扉。 幽靜的鳥兒不爲畱客而鳴叫,清閑的僧人正誦經歸來。 移動一片石頭來安置茶具,分取一縷孤雲來補綴僧衣。 手杖和鞋子不嫌頻繁地走過,因爲道心已久與世俗相違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傍晚時分訪問廣福精捨的甯靜景象。詩中,“水隂山色晚依微”一句,以朦朧的筆觸勾勒出傍晚山水的幽靜美。後文通過對“幽鳥”、“閒僧”的描寫,進一步以動襯靜,展現了禪院的清幽與僧人的閑適。末句“道心久與世相違”,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感,以及對道心追求的堅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超越。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