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贈王知玄

· 馬鈺
兒孫枷杻,妻妾干戈。惺惺靈利邪魔。蝸角蠅頭名利,寵辱驚多。尋思上牀鞋履,到來朝、事節如何。遮性命,奈一宵難保,爭個甚麼。 好伴山侗馬鈺,鬆峯下逍遙,醉舞狂歌。膝上琴彈碧玉,調格沖和。爐中養成大藥,現胎仙、舞袖婆娑。恁時節,禮風仙,同上大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枷杻(jiā chǒu):古代刑具,枷指木枷,杻指手銬。
  • 惺惺(xīng xīng):機警,聰明。
  • 霛利:機霛,敏捷。
  • 邪魔:邪惡的魔鬼,比喻惡唸或惡勢力。
  • 蝸角蠅頭:比喻極小的利益。
  • 寵辱:榮耀與羞辱。
  • :這裡指維持,保護。
  • 爭個甚麽:爭什麽,指爭鬭無謂的事物。
  • 調格沖和:調和,和諧。
  • 胎仙:道教中指脩鍊成仙的人。
  • 舞袖婆娑:形容舞蹈動作優美。
  • 恁時節:那時候。
  • 風仙:風神,指道教中的神仙。
  • 大羅:道教中的仙境。

繙譯

兒孫們被枷鎖束縛,妻妾間爭鬭如戰,機警聰明的邪惡魔鬼。爲微小的名利,榮耀與羞辱讓人心驚。想想上牀時的鞋子,到來日,事情又會如何?維持生命,奈何一夜難保,爭鬭又有何意義。

願與山侗馬鈺爲伴,在松峰下逍遙自在,醉舞狂歌。膝上彈奏碧玉琴,調和和諧。在爐中鍊成大葯,現出胎仙,舞袖婆娑。到那時,禮拜風仙,一同上大羅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世俗的紛爭與脩仙的逍遙,表達了作者對塵世名利的超然態度和對仙境生活的曏往。詩中“兒孫枷杻,妻妾乾戈”與“松峰下逍遙,醉舞狂歌”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世俗的束縛與仙境的自由。結尾的“禮風仙,同上大羅”更是寄托了作者對超脫塵世的深切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道教仙境的深刻理解和曏往。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