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重遇吟

· 馬鈺
重遇風仙,重增開悟,一心專做癡愚。掀髯勢已,且恁嘴廬都。罷了高談闊論,疏筆硯、不講經書。從今後,孤雲野鶴,鷇食更鶉裾。 寒來求紙布,忻來歌舞,飢覓殘餘。似孤舟不繫,有甚程途。自在逍遙坦蕩,更無著、無染無拘。人來問,看予活計,何必更詢予。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掀髯(xiān rán):形容激動或得意時捋須的樣子。
  • 恁嘴廬都:隨意說話,無所顧忌。
  • 鷇食(kòu shí):指簡單的食物。
  • 鶉裾(chún jū):比喻衣衫襤褸。
  • 紙布:指簡單的衣物。
  • 忻來歌舞:心情愉快時的歌舞。
  • 孤舟不繫:比喻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 無染無拘:不受世俗污染,無拘無束。

翻譯

再次遇見風仙,讓我更加開悟,一心只想做個愚鈍的人。激動得捋須,隨意說話,不再高談闊論,也不再研墨寫字,不講經書。從今以後,像孤雲野鶴一樣,吃簡單的食物,穿破舊的衣服。

寒冷時尋求簡單的衣物,心情愉快時就歌舞,飢餓時尋找剩餘的食物。像一艘沒有繫纜的孤舟,沒有特定的目的地。自由自在,坦蕩無拘,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束縛。有人來問我,只需看我的生活方式,何必再詢問我更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通過「孤雲野鶴」、「孤舟不繫」等意象,描繪了一種無拘無束、自在逍遙的生活狀態。詩中「掀髯勢已,且恁嘴廬都」展現了作者的豪放不羈,而「無染無拘」則體現了其追求心靈自由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