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補之十梅水

· 徐賁
瘦木成陰顫晚風,幾隨寒月上簾櫳。 橫斜何處看偏好,只在清溪淺水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瘦木:形容樹木枝幹細長。
  • 顫晚風:在晚風中輕輕搖曳。
  • 簾櫳:窗簾和窗櫺,泛指門窗的簾子。
  • 橫斜:橫豎交錯,形容梅枝的姿態。
  • 清溪:清澈的小溪。

翻譯

細長的樹枝在晚風中輕輕搖曳,幾次隨着寒月升起映照在窗簾上。 梅枝橫豎交錯的姿態在哪裏看最好?就在那清澈的小溪淺水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晚風中搖曳的瘦木和寒月下的梅影,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幽雅的意境。詩中「橫斜何處看偏好,只在清溪淺水中」一句,巧妙地點出了梅枝最美的姿態出現在清澈的溪水旁,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獨特感悟和細膩品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徐賁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深厚情感。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