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陵死寇吳荊溪作碑祭文雲斥彼懦夫提此英魄爲賦詩以挽之

· 陳杰
十年三令尹,王事厄還期。 只爲生人重,非貪死節奇。 冷雲回雁處,妖雨泣鵑時。 提得英魂在,邦侯一片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茶陵:指黃姓的茶陵人,具體身份不詳。
  • 死寇:戰死沙場的敵人。
  • 吳荊溪:人名,可能是當時的文人或官員。
  • 碑祭文:刻在石碑上的祭文,用以紀念死者。
  • 斥彼懦夫:指責那些懦弱的人。
  • 提此英魄:提起這位英雄的靈魂。
  • :哀悼死者。
  • 王事:指國家的公務或戰事。
  • 厄還期:厄運或困難時期。
  • 生人重:重視活着的人。
  • 死節奇:以死來表現節操的非凡。
  • 冷雲回雁處:寒冷的雲和歸雁的地方,形容淒涼的景象。
  • 妖雨泣鵑時:不祥的雨和哭泣的鵑鳥,增添哀傷氛圍。
  • 英魂:英雄的靈魂。
  • 邦侯:國家的貴族或官員。

翻譯

黃茶陵戰死沙場,吳荊溪爲他刻碑作祭文,文中指責那些懦弱的人,並提起這位英雄的靈魂。爲此,我寫詩來哀悼他。

十年間三次擔任縣令,國家的公務讓他歷經艱難。他之所以如此,只是因爲重視活着的人,並非貪圖以死來表現節操的非凡。在寒冷的雲和歸雁的地方,以及不祥的雨和哭泣的鵑鳥的時刻,他的英魂被提起。國家的貴族爲他立了一塊碑,以紀念他的英勇。

賞析

這首詩是對黃茶陵戰死沙場的哀悼,通過吳荊溪的碑祭文引出,表達了對英雄的敬仰和對懦弱者的鄙視。詩中,「十年三令尹,王事厄還期」描繪了黃茶陵爲國家公務所經歷的艱辛,而「非貪死節奇」則強調了他重視生者而非個人榮譽的高尚品質。後兩句通過對淒涼景象的描寫,增強了哀悼的氛圍,最後以邦侯爲其立碑作結,彰顯了英雄的不朽。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