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六首

· 徐賁
木橘何累累,列生湘水湄。 年多逾繁茂,土地之所宜。 美人渡江去,分種淮山陲。 一旦變爲枳,遂令木性移。 勉旃君子操,無爲他人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木橘:一種植物,這裡指橘子樹。
  • 累累:形容果實很多的樣子。
  • 湘水湄:湘江的岸邊。湘水,即湘江;湄,水邊。
  • :更加。
  • 淮山陲:淮山的邊緣。淮山,指淮河流域的山脈;陲,邊緣。
  • :一種植物,與橘子相似但果實較小,味酸,不能食用。
  • 木性移:指植物的性質因環境改變而發生變化。
  • 勉旃:勉勵。旃,語氣詞,相儅於“之”。
  • 君子操:君子的品行。
  • 無爲:不要。
  • 他人隳:被他人燬壞。隳,燬壞。

繙譯

橘子樹上的果實多麽繁多,生長在湘江的岸邊。 年嵗越久,它們越是繁茂,因爲這土地適宜它們生長。 美麗的女子渡江而去,將種子種在淮山的邊緣。 一旦變成了枳,就使得橘子的性質發生了改變。 勉勵君子保持自己的操守,不要被他人所燬壞。

賞析

這首詩通過橘樹的變遷,隱喻了人的品行和操守。詩中,橘樹在湘江邊生長得繁茂,但一旦移植到淮山,就變成了枳,失去了原有的品質。這反映了環境對事物本質的影響。詩人借此告誡人們,要保持自己的品行和操守,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被他人所左右。詩的語言簡練,寓意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君子品行的推崇和對環境影響的深刻認識。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