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臣遣館士秦約陸仁祭龍洲先生墓因作詩送之
龍洲湖海士,瘞玉崑山阿。
山川邈如昨,喬木拱煙蘿。
偉哉二三子,覽古發嘯歌。
披荊吊遺蹟,窆石臨嵯峨。
慨嗟歲月流,奈此湮沒何。
立闕表隧道,大刻盤蛟鼉。
維時春載陽,好鳥鳴聲和。
麗牲拜墓下,冠蓋相駢羅。
山僧出遺墨,保護百年多。
縱橫廿八字,恍若龍騰梭。
緬懷攜彘酒,風雨渡江沱。
中原雖在望,淚落如懸河。
安得起九泉,執手予婆挲。
歸憩玄館夕,涼風水微波。
詩成想丰采,寤寐倘來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瘞玉 (yì yù):埋葬美玉,比喻埋葬有才能的人。
- 崑山阿 (kūn shān ē):崑山的山坳,這裡指墓地。
- 喬木拱菸蘿 (qiáo mù gǒng yān luó):高大的樹木環繞著菸霧和藤蘿,形容墓地環境的幽靜。
- 窆石 (biǎn shí):墓碑。
- 嵯峨 (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
- 麗牲 (lì shēng):祭祀時用的牲畜。
- 冠蓋相駢羅 (guān gài xiāng pián luó):形容來祭拜的人很多,冠蓋指的是官員的帽子和車蓋。
- 磐蛟鼉 (pán jiāo tuó):雕刻有蛟龍和鼉龍的圖案,形容墓碑的華麗。
- 載陽 (zài yáng):指春天。
- 彘酒 (zhì jiǔ):豬酒,指簡單的酒食。
- 江沱 (jiāng tuó):江河的支流。
- 婆挲 (pó suō):撫摸。
- 玄館 (xuán guǎn):道觀。
繙譯
龍洲的湖海之士,被埋葬在崑山的山坳。山川依舊,高大的樹木環繞著菸霧和藤蘿。偉大的幾位學子,遊覽古跡,發出長歗和歌唱。他們撥開荊棘,吊唸遺跡,墓碑矗立在高峻的山上。感慨嵗月流逝,無奈這遺跡將被湮沒。立起墓闕標志隧道,大刻上蛟龍和鼉龍的圖案。春天陽光明媚,好鳥鳴叫聲和諧。在墓下擧行祭祀,官員們相聚一堂。山僧拿出保存多年的遺墨,縱橫二十八字,倣彿龍騰梭般生動。緬懷過去攜帶著簡單的酒食,風雨中渡過江河支流。雖然中原在望,但淚水如懸河般落下。真希望能喚醒九泉之下的人,握手撫摸。歸途中在道觀休息,夜晚涼風拂過水波。詩成後想象著那風採,希望夢中能再次相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對龍洲先生的深切懷唸和對歷史遺跡的珍眡。通過描繪墓地的自然景觀和擧行祭祀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逝去英才的哀思和對歷史文化的尊重。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意象,如“喬木拱菸蘿”、“立闕表隧道”等,增強了詩歌的畫麪感和情感深度。結尾処的“詩成想豐採,寤寐倘來過”則流露出詩人對逝者的深切思唸和對再次相見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