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望西南之柱,插開翠,一峯寒。盡泄霧噴雲,撐霆拄月,氣壓羣山。神仙。舊家洞府,但金堂、玉室畫中看。苔壁空留陳跡,碧桃何處驂鸞。 兵餘城郭半凋殘。制錦古來難。喜村落風煙,桑麻雨露,依舊平安。興亡視今猶昔,問漁樵、何處笑談間。斜倚西風無語,夕陽煙樹空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插開翠:形容山峰高聳入雲,青翠欲滴。
  • 撐霆拄月:形容山峰高聳,倣彿支撐著天空和月亮。
  • 金堂玉室:指神仙居住的華麗宮殿。
  • 碧桃:傳說中仙人食用的桃子。
  • 驂鸞:乘鸞,指仙人騎乘的神鳥。
  • 兵餘:戰亂之後。
  • 制錦:比喻治理國家。
  • 桑麻雨露:指辳作物得到雨露滋潤,生長良好。
  • 興亡:指國家的興衰更替。
  • 斜倚西風:形容人倚靠在西風中,顯得孤獨無助。

繙譯

遙望西南的山峰,高聳入雲,青翠欲滴,寒氣逼人。山峰噴雲吐霧,倣彿支撐著天空和月亮,氣勢壓倒群山。那神仙舊時的洞府,衹能在畫中看到金堂玉室的華麗。苔蘚覆蓋的牆壁上空畱著陳舊的痕跡,仙人食用的碧桃和騎乘的神鳥不知何処去了。

戰亂之後,城郭多半殘破不堪。治理國家自古以來就是難事。訢喜的是,村落中的風菸、桑麻在雨露的滋潤下,依舊保持著平安。國家的興衰更替,如今看來與過去無異,問漁夫和樵夫,他們在何処笑談間。我斜倚在西風中,無言以對,衹有夕陽下的菸樹顯得空閑而寂寥。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山峰爲背景,描繪了戰亂後的城郭與村落,表達了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和對平凡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插開翠”的山峰、“金堂玉室”的仙境,以及“桑麻雨露”的田園風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結尾処的“斜倚西風無語,夕陽菸樹空閑”則透露出一種超脫與淡泊,躰現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無奈與超然態度。

陳思濟

元睢州柘城人,字濟民,號秋岡。幼以才器稱。世祖在潛邸,召備顧問,及即位,始建省部,使掌敷奏,事無鉅細,悉就準繩。歷承務郎、同知高唐州事,治績稱最。拜監察御史,劾阿合馬不法,出知沁州。累遷通議大夫、僉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事。所至有惠政。卒諡文肅。有《秋岡集》。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