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離曲

· 陳孚
杏花紅壓紗窗雨,畫櫩孤禽弄嬌語。 翠綃曉帳雙娥愁,淚溼菱花怨歌舞。 龍香記昔調哀弦,一絲指撥春風前。 羅衾未暖驪駒發,柳條折盡長亭寒。 燕釵分恨藏塵玉,夢斷雲深楚江綠。 舞鸞折翅錦字空,魚目晴波接紅燭。 江南賈客千黃金,停鞭欲換天涯心。 從教門外苔痕老,繡鞋不過屏山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畫櫩(huà lán):彩繪的屋簷。
  • 翠綃(cuì xiāo):翠綠色的薄紗。
  • 雙娥:指美女的眉毛。
  • 菱花:指鏡子。
  • 龍香:一種香料,這裡指用龍香調制的香。
  • 哀弦:悲傷的琴弦聲。
  • 一絲:指琴弦。
  • 羅衾(luó qīn):絲綢被子。
  • 驪駒(lí jū):黑色的馬,這裡指馬車。
  • 長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捨,常用作送別之地。
  • 燕釵:燕子形狀的發釵。
  • 舞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這裡比喻美麗的女子。
  • 錦字:指書信。
  • 魚目:比喻珍貴的物品。
  • 晴波:平靜的水麪。
  • 賈客(gǔ kè):商人。
  • 屏山:屏風。

繙譯

杏花盛開,壓彎了紗窗,雨聲細碎。彩繪的屋簷下,孤獨的鳥兒在嬌聲啼鳴。翠綠的薄紗帳中,美女的眉毛帶著憂愁,淚水溼潤了鏡子,怨恨著歌舞的浮華。

記得昔日用龍香調制的香料,一絲琴弦在春風中哀怨地撥動。絲綢被子還未煖和,黑色的馬車已經出發,柳條折盡,長亭裡透著寒意。

燕子形狀的發釵帶著恨意,藏在塵封的玉中,夢斷雲深,楚江水綠。美麗的女子折翅如舞鸞,書信空畱,珍貴的物品與平靜的水麪在紅燭的光煇中相連。

江南的商人帶著千兩黃金,停下馬鞭,想要換取遠行的心。任由門外的苔蘚老去,綉花鞋不再踏過屏風後的山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離別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和哀婉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離愁別緒。詩中“杏花紅壓紗窗雨”等句,以景入情,營造出一種淒美的氛圍。後文通過“羅衾未煖驪駒發”等句,進一步以物喻情,展現了離別時的無奈與不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陳孚

元台州臨海人,字剛中,號勿齋。幼穎悟。世祖時以布衣上《大一統賦》,署爲上蔡書院山長,調翰林國史院編修,攝禮部郎中,隨樑曾使安南,還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爲建德路總管府治中。歷遷衢州、台州兩路,所至多善政。卒諡文惠。年六十四。天材過人,性任俠不羈,詩文不事雕。有《觀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