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扇

鮫人夜織綃滿機,並刀剪碎光陸離。歸來斫斷珊瑚枝,制就明月初圓時。 南洲溽暑醉如酒,朝攜暮攜常在手。從此相親成狎友,縱使分違應不久,祝融峯頭重回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鮫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據說能織出美麗的絲織品。
  • (xiāo):一種輕薄的絲織品。
  • 竝刀:古代的一種刀具。
  • 陸離:光彩奪目的樣子。
  • 斫斷(zhuó duàn):砍斷。
  • 珊瑚枝:珊瑚制成的枝狀物,常用於裝飾。
  • 明月初圓時:形容扇子如圓月般美麗。
  • 南洲:指南方地區。
  • 溽暑(rù shǔ):潮溼悶熱的夏天。
  • 醉如酒:形容非常熱,如同醉酒一般。
  • 狎友:親近的朋友。
  • 分違:分離。
  • 祝融峰:山峰名,位於湖南省衡山。

繙譯

鮫人在夜晚織出了滿機的輕薄絲綃,用竝刀剪碎後,光彩奪目。廻來後砍斷了珊瑚枝,制成了一輪圓月般美麗的扇子。 南方的夏天潮溼悶熱,如同醉酒一般,早晨帶著,傍晚也帶著,扇子常在手中。從此扇子成了親近的朋友,即使偶爾分離,也不會太久,就像在祝融峰頭廻首時那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神話元素和生動的比喻,描繪了扇子的制作過程及其在夏日中的重要作用。詩中“鮫人夜織綃滿機”和“斫斷珊瑚枝,制就明月初圓時”等句,不僅展示了扇子的精美,也賦予了它神秘和珍貴的特質。後半部分則通過“南洲溽暑醉如酒”和“朝攜暮攜常在手”等句,表達了扇子在炎熱夏日中的不可或缺,以及與人的親密關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扇子的深厚情感。

貢性之

元明間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師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剛直名。後補閩省理官。明洪武初,徵錄師泰後,大臣有以性之薦,乃避居山陰,更名悅。其從弟仕於朝者,迎歸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給,以終其身。門人私諡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 1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