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劉四尚書
士友惜賢人,天朝喪守臣。
才華推獨步,聲氣幸相親。
理析寰中妙,儒爲席上珍。
笑言成月旦,風韻挹天真。
丹地膺推擇,青油寄撫循。
豈言朝象魏,翻是臥漳濱。
命賜龍泉重,追榮密印陳。
撤弦驚物故,庀具見家貧。
牢落風悲笛,汍瀾涕泣巾。
只嗟蒿里月,非復柳營春。
黃絹碑文在,青松隧路新。
音容無處所,歸作北邙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地:古代帝王宮殿中塗飾着紅色的地面,也指朝廷。
- 膺(yīng):接受,承當。
- 象魏: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築,亦叫「闕」或「觀」,爲懸示教令的地方。
- 漳濱:漳水邊。
- 牢落:寥落,孤獨冷清的樣子。
- 汍瀾(wán lán):流淚的樣子。
- 蒿里:本爲山名,相傳在泰山之南,爲死人葬地。後泛指墓地、陰間。
- 黃絹:指絕妙的詩文。
翻譯
朋友們都惋惜賢良的人,朝廷喪失了忠誠的臣子。他的才華被推崇獨一無二,聲名氣度有幸彼此親近。他能分析世間的精妙道理,儒者爲席上的珍寶。談笑言論可成月旦評,風度韻味汲取自然天真。在朝廷受到推崇和選拔,以青油傘前往地方安撫治理。哪裏想到朝堂之上,卻翻而是在漳水邊臥躺。皇帝賜下貴重的龍泉劍,追加尊榮陳列密印。撤下琴絃驚覺人事已變故,準備喪葬用品可見家中貧困。孤獨冷清中風聲悲悽着笛音,流淚沾巾。只嘆息那墓地裏的月光,不再是柳營中的春天。絕妙的碑文還在,青松下的墓道已是新的。音容笑貌已沒有了歸處,回去化作北邙山的塵土。
賞析
這首詩是權德輿悼念劉四尚書的作品。詩人回憶了劉尚書的才華、品德和他們之間的情誼,表達了對其逝世的悲痛和惋惜之情。詩中通過「才華推獨步」「聲氣幸相親」等描繪展現劉尚書的優秀,以及「翻是臥漳濱」表現命運的無常轉折。「牢落風悲笛」「汍瀾涕泣巾」將悲傷的氛圍烘托得淋漓盡致。最後通過對墓地場景的描述,更增添了淒涼之感,深刻體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深懷念。整首詩感情真摯,文字悽婉,很好地傳達了失去友人的悲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