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 水仙花
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淡然春意。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漫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春思遠,誰歎賞國香風味?相將共、歲寒伴侶,小窗靜,沉煙燻翠袂。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裏。
拼音
譯文
那清秀的水仙花高潔無比,彷彿是楚江江畔滿含幽怨的湘妃,她默默無言灑下清淚點點,透出春意清新淡然。獨自空倚春風,滿懷心序芳情向誰託寄?又踏着水波盈盈走來,一路上秋色淒冷,茫茫無邊。隨着她那輕盈的步履,升騰起香雲香氣。我還依稀記得,她正像捧着承露盤的金銅仙女,在明月下亭亭玉立。
我彷彿聽到她彈奏起琴瑟冰弦,更多情地抒寫着心中的哀怨,屈原抒發牢騷怨恨,徒勞地將芳香的蘭草幽潔的白芷歌嘆,竟忽略了多情的水仙。水仙含着悠遠的春意芳意,誰來欣賞嘆惜這天姿國色的風味?我將把水仙作爲歲寒之友結成友伴。小窗兒明淨,沉水香縷縷輕煙將她的翠袖薰染。從幽迷的夢境中醒來,只見一枝水仙沾着點點清露,獨自立在燈影裏。那情味,更令人意遠神迷。
注釋
花犯: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爲“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爲豐富。
楚江:楚地之江河,此處應指湘江。
湄:河岸,水與草交接的地方。
湘娥:湘水女神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相傳二妃沒於湘水,遂爲湘水之神。此處喻水仙花。
乍見:忽然看見;猛一見。
芳思:美好的情思。
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時步履輕盈。
謾:徒,空。
漢宮仙掌:漢武帝劉徹曾在建章宮前造神明臺,上鑄銅柱、銅仙人,手託承露盤以儲甘露。
亭亭:直立的樣子;獨立的樣子。
冰弦:指箏。《長生殿·舞盤》;“冰弦玉柱聲嘹亮,鸞笙衆管音飄蕩。”此處喻水仙。
騷人:指屈原,其有《離騷》贊蘭芷芬芳。後亦泛指詩人,文人。
芷(zhǐ):草本植物,開白花,有香氣。
國香:指極香的花,一般指蘭、梅等。亦用於讚揚人的品德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可惜國香天不管,隨緣流落小民家”。此指水仙。
歲寒:指歲寒三友,指鬆、竹、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也藉以比喻忠貞的友誼。
沉煙:指點燃的沉香。
翠袂(mèi):喻水仙葉。
幽夢:隱約的夢境。
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
序
此詞爲詠贊水仙風姿、神韻,寄託時世悲傷的詠物之作。上片寫水仙之風采。下片寫惜花怨情。“冰弦”三句辭意轉進,想象水仙幻化成湘妃彈奏琴瑟的冷弦,抒寫哀怨深情,以一“枉”字感嘆騷人屈原詠“芳蘭幽芷”以抒恨,竟忘掉了情深怨切的水仙,逼出“春思遠”兩句,徒有悠遠的春思卻無人歎賞她“國香風味”的失落和悲涼。“相將共”五句又作頓折,由花及己,發出視水仙爲“歲寒伴侶”的知心相遇之心聲,而“歲寒”二字兼攝了物我共處的時艱境冷的特點。以人與花相對、相賞作結,境清意遠,餘味無窮。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江湄(méi):楚江,這裏泛指南方的江河;湄,岸邊、水濱。
- 湘娥:傳說中舜的妃子娥皇、女英,這裏用以比喻水仙花。
- 乍見:剛見到。
- 芳思:美好的情思。
- 凌波:形容女子步態輕盈,這裏指水仙花在水中的姿態。
- 漢宮仙掌:漢武帝曾在建章宮神明臺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
- 冰絲:指琴絃。
- 騷人:詩人,這裏指屈原。
- 枉賦:白白地賦寫。
- 國香:原本指蘭花,這裏指水仙花。
- 相將:相伴。
- 沉煙:沉香的煙,沉香是一種香料。
- 翠袂(mèi):翠色的衣袖,這裏指代水仙花。
- 幽夢覺:從幽幻的夢境中醒來。
- 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這裏形容清露。
翻譯
在楚江南岸的水濱,我彷彿突然見到了湘水女神,她默默無言地灑落着清淚,卻又帶着淡淡的春意。她獨自空自依偎在東風裏,那美好的情思又能寄託給誰呢?沿着她輕盈走過的水路,秋意無邊淒冷。她走過之處,香氣如雲靄般隨着腳步升起。我模糊還記得,在漢宮仙人承露盤那樣的意境中,明月之下,水仙花宛如那亭亭玉立的仙子。
用琴絃傾訴哀怨更加情意深沉,可詩人們遺恨,白白賦寫香草幽蘭,卻沒能好好描繪這水仙的風姿。春日的情思悠遠綿長,可又有誰來讚歎欣賞這水仙花的獨特韻味?我願與它相伴,作爲歲寒中的知己伴侶,在小窗安靜的環境中,沉香的煙靄薰染着它翠綠的衣袂。從幽夢醒來,只見水仙花上凝聚着涓涓清露,在一盞燈影之中獨自搖曳。
賞析
這首詞是一首詠物詞,以細膩的筆觸、豐富的想象和精美的意象,將水仙花描繪得形象生動且富有神韻。開篇將水仙花比作湘娥,賦予其哀怨的神態和美好的情思,營造出一種空靈、幽怨的氛圍。接着通過描寫水仙花在秋風中的姿態,以及那如仙般漫步、香氣隨步而生的畫面,讓水仙花的形象更加鮮活。
下闋則通過對比,惋惜文人墨客對水仙花的忽視,強調了水仙花獨特的「國香風味」。 「相將共、歲寒伴侶」 體現出作者對水仙的欣賞和與之相伴的心願,描繪出靜謐環境中的水仙姿態,表現了詞人與水仙之間的心靈契合。整首詞情景交融,借水仙花表達出作者內心複雜的情感,流露出幾分對美好事物無人欣賞的悵惘和寂寞情懷,是詠花佳作。
周密
周密,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蘋洲、蕭齋,晚年號弁陽老人、四水潛夫、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落籍吳興(今浙江湖州),置業於弁山南。一說其祖後自吳興遷杭州,周密出生於杭州。宋寶祐(1253~1258)間任義烏令(今年內屬浙江)。宋亡,入元不仕。周密擅長詩詞,作品典雅濃麗、格律嚴謹,亦有時感之作。能詩,擅書畫。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稱爲“二窗”。與鄧牧、謝翱等往還。著述繁富,對保存宋代杭州京師風情及文藝、社會等史料,貢獻很大。曾在吳興家中設“書種”、“志雅”兩座藏書樓,藏書42000餘卷,及祖上三代以來金石之刻1500餘種。但生前已散去不少。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