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樓陰缺處,闌干的影子靜靜地躺在東廂房前,空中皓月一輪。月兒照東廂,滿天露冷風清,杏花潔白如雪。
隔着煙霧,聽催促時光的漏壺下,銅龍滴水,聲如哽咽。廂房裏帷幕昏暗,燈兒結了花。燈兒結了花,我衹做了一會兒春夢,便遊遍了遼闊的江南。
注釋
樓陰缺:高樓被樹蔭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指樹陰未遮住的樓閣一角。
闌干影臥:由於高樓東廂未被樹蔭所蔽,因此當月照東廂時,闌干的影子就臥倒地上。
廂:廂房。
一天:滿天。
煙:夜霧。
金虯(qiú):銅龍,造型爲龍的銅漏,古代滴水計時之器。
羅幃:羅帳。指閨房。
燈花結:燈芯燒結成花,舊俗以爲有喜訊。
序
范成大共有五首《憶秦娥》,都抒寫閨怨,這首最精彩。上闋描寫春天月夜景色。這是一個靜謐的月夜,高樓在樹陰遮蔽下露出一角,一輪明月照東廂,欄杆的影子灑在地上。東廂明月照四方,朗月中清風徐來,可一「露」字卻露端倪,女主人公深夜不眠,獨在月下癡情思念。可無一字直寫。下闋寫回到樓內閨房的倩影。隔着薰爐的煙氣朦朧,計時的銅龍嗚咽着,催促滴漏的水聲,紗羅的幃帳暗淡,燈花已燒得焦凝。首句的「催」和「咽」以及上闋的「風」都是以動襯靜,但多了暗暗的愁恨。燈花焦凝,我進入短暫美妙的春夢,於是有了後面夢到江南的慰藉,以夜月實景起,以春夢虛境止。靜謐和溫馨掩蓋了淡淡的離愁,確別有風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樓陰缺:樓陰處露出一線月光。 陰:陰影,陰暗處。
- 闌干:即欄杆。
- 一天風露:指夜空佈滿風露。 一天:滿天、一片天空的意思 。
- 隔煙催漏金虯咽:香菸繚繞中,漏壺的滴水聲如堵塞咽喉般微弱。 金虯:即銅製的龍頭形狀的漏壺。 虯(qiú) :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這裏指龍形的漏水計時裝置。 咽(yè ):哽咽,指漏水聲微弱不暢。
- 羅幃:羅制的帳子,指牀帳。
- 燈花結:燈芯燃燒後結成花狀物,舊時迷信認爲這是吉祥之兆。
- 片時:片刻,一會兒。
翻譯
樓的陰影中露出一線月光,欄杆的影子靜靜地躺在東廂地面上,映照在月色之下。這東廂的明月啊,天空佈滿風露,盛開的杏花像雪花一樣潔白。
香菸繚繞中,漏壺的滴水聲好像在 choked 哽咽發出微弱的聲響,羅制的帳子裏燈光昏暗,燈芯結成了花。就在這燈花綻放之時,我恍惚進入一場短暫的春夢,夢到了江南那廣闊無邊的天地。
賞析
這首《憶秦娥》是范成大的佳作。上闋描繪了一幅靜謐幽美的月夜庭院圖。「樓陰缺,闌干影臥東廂月」開篇點明地點和時間,月照東廂,欄杆影子平臥,畫面充滿立體感和寧靜感。「一天風露,杏花如雪」進一步渲染氛圍,風露瀰漫、杏花似雪,營造出清冷高潔又帶有一絲悽清的意境。
下闋則轉入室內,刻畫主人公的幽思。「隔煙催漏金虯咽」以漏壺滴水聲的微弱,暗示夜已深沉和主人公的失眠孤寂。「羅幃黯淡燈花結」描繪室內昏暗景象,燈花結暗示主人公思緒滿懷,盼望着某種事情的發生。最後「片時春夢,江南天闊」極爲精妙,主人公在片刻的春夢中到達廣闊的江南,以夢的開闊與現實的侷促形成鮮明對比,既表現了主人公對美好、自由境界的嚮往,同時又烘托出夢醒後面對現實的惆悵與失落。全詞情感含蓄深沉,意境優美空靈,在景語與情語的交融中,傳達出一種難以言說的複雜心緒。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20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