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來到樹林裏,看到畫眉鳥在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飛翔,聽到它們在高高低低的樹梢上隨着自己的心意盡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貴重的鳥籠裏,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因爲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樣嗎?
注釋
畫眉鳥:鳴禽。
百囀千聲:形容畫眉叫聲婉轉,富於變化。囀,鳥婉轉地啼叫。隨意:隨着自己(鳥)的心意。
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和低處。
始知:現在才知道。金籠:貴重的鳥籠,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條件優越的居所。
不及:遠遠比不上。
序
此詩前兩句寫景,景中寓理;後兩句言理,情理兼融。詩人在再現良辰美景時,着意於將自己感悟到的理念,不露痕跡地含蘊其間,從而表現出詩人對禁錮人才的憎惡與否定、對自由生活的熱愛與嚮往。這首詩情景結合,寓意深遠。
賞析
這首篇借詠畫眉以抒發自己的性靈,詩題一作《郡齋聞百舌》。畫眉、百舌,都是聲音婉轉的鳴禽,詩人在《啼鳥》詩中也寫過“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吒如嬌嬰。”可見他對“林間自在啼”的欣賞,這兒以“鎖向金籠”與之對比,更見出詩人掙脫羈絆、嚮往自由的心理。詩人本在朝爲官,後因黨爭牽連,貶爲知州知縣,此兩句大概有所寄託。
歐陽修的《畫眉鳥》,前兩句寫景: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奼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後兩句抒情:看到那些關在籠裏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裏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寫畫眉實是寫自己,畫眉鳥的百囀千聲的表達的是歸隱山林、不受羈絆的心曲。看山花爛漫、葉木蔥籠,管什麼金帶紫袍;無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間清流瀉出,洗盡俗塵,只餘下悅耳的音韻流轉。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後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
這首詩情景結合,寓意深遠,反映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囀(zhuàn):鳥婉轉地啼叫。
翻譯
畫眉鳥在那千百聲的婉轉啼鳴中,隨着自己的心意在樹林中自由地飛來飛去,在那開滿紅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穿梭跳躍。 這才明白,如果把畫眉鳥鎖在金籠裏,聽到的叫聲遠遠比不上它在山林間自由自在地鳴叫那般動聽。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描繪了畫眉鳥在山林間自由自在、鳴聲婉轉的情景。後兩句筆鋒一轉,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束縛的不滿。詩中的畫眉鳥,既是大自然中自由生命的象徵,也隱喻了人們對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給人以深刻的啓示。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