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晚眺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擱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拼音

所属合集

#給孩子的詩

譯文

江邊上空的夕陽籠罩江邊沙灘。潮水退了,漁船傾斜着靠在岸邊。 一對白色水鳥停在江水旁。聞得有人來,就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

這首詩在「靜」與「動」的描寫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運用也恰到好處:黃色的沙灘,斑駁的漁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綠的江水,靑靑的蘆蕩,白色的蘆花,潔白的水鳥,在血紅的殘陽映照下,更顯得色彩濃鬱,陸離絢麗,耀人眼目。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頭:江邊。
  • 平沙:指江邊平坦的沙地。
  • 擱(gē)岸:船隻停靠岸邊。

翻譯

傍晚時分,江頭落日的餘暉灑在平坦的沙灘上,潮水退去,漁船斜斜地停靠在岸邊。一雙白色的水鳥靜靜地臨水佇立,突然看到有人,驚慌地飛起,消失在那一片雪白的蘆花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優美而靜謐的江村晚景圖。開篇「江頭落日照平沙」,點明時間是傍晚,地點在江頭,落日的餘暉鋪滿沙岸,奠定了寧靜的氛圍。「潮退漁船擱岸斜」,寫出了潮水退去後漁船隨意停靠的畫面,展示出鄉村生活的自然與閒適 。「白鳥一雙臨水立」,一對白鳥安靜地站在水邊,進一步增添了畫面的靜謐感。末句「見人驚起入蘆花」,白鳥因有人出現而驚慌飛起躲進蘆花,使原本寧靜的畫面有了動態變化,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讓整個江村晚景更加生動鮮活。整首詩語言質樸,卻將江村黃昏時漁人歇舟、水鳥驚飛的場景刻畫得細膩入微,表達出詩人對這種鄉村自然風光的喜愛和陶醉之情。

戴復古

戴復古

戴復古,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台黃岩(今屬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遊江湖,後歸家隱居,卒年八十餘。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 9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