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 其一

· 方回
明年公七十,我老眉亦厖。 一會豈易得,招呼酒盈缸。 慷慨上高城,惻愴臨大江。 雪水傾蜀峽,煙樹連淮邦。 風景故不異,愁心私自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厖(máng):毛多且亂,這裏形容眉毛稀亂,藉此表示年老。
  • 一會:一次相聚。
  • 惻愴(cè chuàng):悲傷。
  • 傾蜀峽:形容蜀峽之地的雪水奔涌而下。
  • 淮邦:淮河一帶的地區。

翻譯

到明年您就七十歲了,我也已年老,眉毛稀亂。這樣的一次相聚實在是難得,您熱情招呼,席間酒滿滿地盛在缸裏。我們意氣豪邁地登上高大的城牆,心懷傷感地面對滔滔大江。蜀峽之地的雪水洶涌奔來,遠方煙霧繚繞的樹木連接着淮河一帶。眼前的風景依然和過去沒有不同,只是我憂愁的心裏暗自碰撞着惆悵。

賞析

這首詩開篇由年齡入手,感慨兩人的暮年狀態,爲全詩奠定了一種深沉的氛圍。詩人因友人相邀相聚,體現出友情的珍貴。「慷慨上高城,惻愴臨大江」通過行動描寫,既展現出詩人登上高城時的豪邁姿態,又透着面對大江時的哀傷情緒。「雪水傾蜀峽,煙樹連淮邦」描繪出壯闊又悠遠的景象,既有蜀峽雪水的磅礴氣勢,又有淮河煙樹的連綿之態。而結尾「風景故不異,愁心私自撞」則筆鋒一轉,風景依舊卻心境不同,即使美景當前依舊難掩內心的憂愁,詩人複雜的情感躍然紙上,既有對年華老去的無奈,也有對當下形勢或是人生遭際的憂慮 。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