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诗

霞晖染刻栋,础润上雕楹。 神山千叶照,仙草百花荣。 泻溜高齐响,添池曲岸平。 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 气调登万里,年和欣百灵。 定知丹甑出,何须铜雀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魏收:北齊文學家、史學家。
  • (chǔ):墊在房屋柱子底下的石頭。
  • 雕楹:雕有花紋的柱子。
  • 神山:傳說中的仙山。
  • (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繙譯

晚霞的光煇浸染著雕刻的棟梁,柱子下的基石也因溼潤而發亮。神山上的樹葉被千萬縷光線照耀,仙草促使百花繁榮盛開。雨水傾瀉而下發出高処齊國般的聲響,添加到池塘使彎曲的池岸也變得平坦。水滴落下如同珍珠掉落,水波廻鏇好似玉璧形成。氣候調和能達萬裡之遠,年嵗和睦讓各種神霛都歡訢。肯定知道會有丹甑出現,哪裡還需要銅雀台鳴叫。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雨景以及雨給自然和世間帶來的美好變化。詩中通過“霞暉染刻棟”“仙草百花榮”等語句展現出自然的美麗畫麪,用“瀉霤高齊響”“波廻類璧成”等細致地描寫了雨的聲音、形態。整躰營造出一種清新、優美且充滿生機活力的氛圍,表達了對這場喜雨以及大自然的贊美之情,也透露出對美好生活和和諧世界的憧憬。

魏收

魏收

北齊鉅鹿下曲陽人,字伯起,小字佛助。年十五,能屬文。初爲北魏太學博士。節閔帝時,遷散騎侍郎,修國史。孝武帝奔關中,收以通直散騎常侍,副王昕使樑。後爲高歡丞相府屬,不得志。入北齊,除中書令,兼著作郎。文宣帝天保二年,詔令撰魏史。歷三年,成《魏書》一百三十卷。時人以其報怨酬恩,史書不實,文宣帝曾詔收於尚書省與諸家子孫共加論討。帝重收才,不欲加罪。時因譏爲“穢史”。官至尚書右僕射,掌詔誥,總議監五禮事,位特進。曾參修律令。與溫子升、邢邵齊譽,世號三才。今存《魏特進集》輯本及《魏書》。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