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紅英賦花朝月晴

花朝月。朦朧別。朦朧也勝檐聲咽。親曾說。令人悅。落花情緒,上墳時節。 花陰雪。花陰滅。柳風一似鞦韆掣。晴未決。晴還缺。一番寒食,滿村啼鴂。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花朝:舊俗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爲「百花生日」,稱花朝節。
  • 鴂(jué):伯勞鳥。

翻譯

在花朝節這天明月之下。在朦朧的情境中分別。朦朧的情景也勝過房檐滴水的悽咽之聲。親人曾經說過。讓人喜悅。那種落花的情緒,正是上墳的時節。 花影下似有雪花。花影消逝。柳風如同鞦韆快速擺動。晴天還未確定。晴天又有缺失。經歷一番寒食節,滿村子都是伯勞鳥的啼叫。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寫花朝節月色下的朦朧情境、落花以及柳風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帶着淡淡憂傷的氛圍。「朦朧也勝檐聲咽」體現出一種別樣的情感韻味。「落花情緒,上墳時節」點出特定的時節與情緒的關聯。下闕通過對花陰、柳風等的描寫進一步烘托這種氛圍。「一番寒食,滿村啼鴂」讓這種憂愁的情感在伯勞鳥的啼叫聲中得以延續和渲染。整體上,詞的意境空靈且富有情感,表達了作者細膩而獨特的感受。

劉辰翁

劉辰翁

劉辰翁,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詞人。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致力於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爲後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爲《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爲一百卷,已佚。 ► 5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