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懷同社兄弟

相思憔悴到花朝,留滯天涯問渡遙。 飛夢半隨千里月,離情長逐一江潮。 鶯聲宛轉翻金縷,燕語悽清近玉簫。 觸景不堪增悵望,垂絲煙柳鎖河橋。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花朝:即花朝節,中國傳統節日,又稱花神節,是慶祝百花生日的節日。
  • 同社兄弟:指同在一個社團或組織中的兄弟。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留滯:停留,滯留。
  • 問渡遙:詢問渡口的方向,遙指遠方。
  • 飛夢:飄渺的夢境。
  • 離情:離別的情感。
  • 一江潮:指江中的潮水。
  • 鶯聲:黃鶯的叫聲。
  • 宛轉:形容聲音圓轉動聽。
  • 金縷:金絲,這裏形容鶯聲如金絲般悅耳。
  • 燕語:燕子的叫聲。
  • 悽清:淒涼而清冷。
  • 玉簫:玉製的簫,這裏形容燕語如簫聲般悽美。
  • 觸景:看到景物。
  • 悵望:惆悵地望着。
  • 垂絲煙柳:形容柳枝如煙如絲。
  • 河橋:河上的橋樑。

翻譯

在花朝節這天,我因思念同社的兄弟而顯得憔悴,我滯留在遙遠的天涯,詢問着渡口的方向。我的夢境隨着千里的月光飄散,離別的情感則像江中的潮水一樣不斷涌來。黃鶯的叫聲圓潤動聽,如同金絲般悅耳;燕子的叫聲淒涼清冷,近似於玉簫的音色。看到這些景物,我不禁感到更加惆悵,河橋上垂下的柳枝如煙如絲,更增添了我的憂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花朝節對同社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孤獨留滯的情感。詩中,「飛夢半隨千里月,離情長逐一江潮」巧妙地運用了月和潮的意象,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夢境的飄渺和離情的深長。後兩句通過對鶯聲和燕語的描寫,進一步以聲傳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淒涼和孤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歐陽建

歐陽建(一五○一—?)字參可,別號篁濱。新會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舉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進士,授福建清流知縣。遷禮部郎中。有《鍾佳草》、《篁莊遺稿》。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歐陽建詩,以清咸豐三年刊本《篁莊遺稿》爲底本。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