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繪祕教九題詩將

· 林逋
唐賢存雅制,詩筆仰防閒。 遞去權應緊,封回債已還。 帶班猶恐俗,和節不妨山。 酒篋將書簏,誰言季孟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防閒:防備和限制。
  • 遞去:傳遞過去。
  • 帶班:帶領、引領班列。
  • 季孟間:春秋時魯國貴族季孫氏與孟孫氏。這裏指處於同等重要地位。

翻譯

唐代賢人的高雅詩作留存下來,寫詩的筆崇尚着防備和限制。傳遞過去權力應該緊湊,封好寄回像債務已經償還。引領班列還擔心落入俗套,應和節操不妨礙山林。裝酒的箱子和裝書的竹箱,誰說不在同等重要之間呢。

賞析

這首詩是對張繪祕教的讚譽以及對其詩作的推崇。詩中用「唐賢存雅制」強調了前代賢人的高雅風格,讚賞友人詩作的精妙。「詩筆仰防閒」體現了寫詩須有一定的規範和限制。以「遞去權應緊,封回債已還」這種形象的表述來形容詩作的往來。「帶班猶恐俗,和節不妨山」則描繪出友人在引領文風上獨具格調,且能與山林的清高相契合。最後通過酒篋與書簏的並論,突出友人在文化上的重要地位。整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在詩歌創作方面的高度認可和尊重。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爲妻,以鶴爲子”,人稱“梅妻鶴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