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隱居

· 林逋
湖水入籬山繞舍,隱居應與世相違。 閒門自掩蒼苔色,來客時驚白鳥飛。 賣藥比嘗嫌有價,灌園終亦愛無機。 如何天竺林間路,猶到秋深夢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林逋(bū):宋代著名隱逸詩人。
  • :用竹、葦、樹枝等編成的圍牆屏障。
  • 相違:相互違背。

翻譯

湖水連接着籬笆,青山環繞着屋舍,隱居於此應當與世俗相互違背。閒靜的門自然掩着蒼苔的顏色,有客人到來時常驚起白色的鳥飛走。賣藥一直嫌棄它是有價格的,澆灌田園最終也喜愛沒有機巧之心。怎麼樣那天竺寺林間的道路,還能在到了深秋時夢見青綠色的山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閒適。首聯點明隱居環境的清幽,湖水、青山環繞屋舍,與世相違體現出其遠離塵囂的特點。頷聯通過閒門掩苔和驚鳥之景,突出環境的靜謐。頸聯寫賣藥嫌有價和愛灌園無機,表達對世俗利益的超脫以及對自然純真的喜愛。尾聯則透露出對天竺林間的嚮往,以及在深秋仍可夢到美好山景的一種悠然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展示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陶醉和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爲妻,以鶴爲子”,人稱“梅妻鶴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