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聞鶯二首

桑陰淨盡麥頭齊,江上聞鶯每歲遲。 不及曉風鵯鵊子,迎春啼到送春時。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桑陰:桑樹的樹蔭。讀音:(sāng yīn) 麥頭:麥穗。(mài tóu) :一種鳥類,叫聲清脆悅耳。(yīng) 鵯鵊子:一種鳥,又名白頭翁。讀音:(bēi lí zi)

翻譯

桑樹的樹蔭已完全消失,麥穗長得整整齊齊。在江邊聽到黃鶯的啼叫聲,每年都來得有些晚。 比不上那在曉風中啼叫的鵯鵊子,從迎接春天一直啼叫到送別春天之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五月的景象。前兩句通過「桑陰淨盡麥頭齊」描繪了桑樹樹蔭消失,麥穗整齊生長的畫面,同時提到江邊黃鶯啼叫來得晚,暗示了時光的推移。後兩句將黃鶯與鵯鵊子進行對比,鵯鵊子從迎春啼到送春,更加凸顯了其啼叫的持久性。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象和鳥類啼叫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的感受和對時光的思考。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20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