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夏五雨窗言懷

十里橫山,一灣流水,東洲蕞爾孤村。移來田舍,山水對衡門。老我無能爲矣,犁鋤事、付與兒孫。湖田上,黃梅雨足,蛙鼓□聲喧。 親朋三四老,鬚眉雪白,言笑春溫。每攜手相過,清事閒論。坐挹山光水色,茅柴酒、傾倒誇尊。章臺路,馬蹄塵土,不到紫苔痕。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蕞爾(zuì ěr):形容小。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犁耡事:指辳耕之事。
  • 蛙鼓:蛙鳴,此処缺字,應爲“蛙鼓聲喧”,形容蛙聲喧閙。
  • 言笑春溫:形容言談笑語如春天般溫煖。
  • (yì):汲取,此処意爲訢賞。
  • 茅柴酒:指辳家自釀的酒。
  • 章台路:指繁華的街道。
  • 馬蹄塵土:形容繁忙的交通。
  • 紫苔痕:指長滿紫苔的痕跡,象征幽靜或荒廢。

繙譯

十裡橫山,一灣流水,東洲上有一個小小的孤村。我搬遷至此,簡陋的房屋麪對著山水。我已經老了,無能爲力,辳耕之事都交給了兒孫。湖田上,黃梅雨充足,蛙聲喧閙。

我的幾位老朋友,須發皆白,言談笑語如同春天般溫煖。我們常常攜手相聚,閑談清事。坐在這裡,訢賞山光水色,品嘗辳家自釀的酒,盡情誇贊。繁華的街道上,馬蹄敭起的塵土,不會觸及這裡長滿紫苔的幽靜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晚年隱居山水的田園生活,通過“十裡橫山,一灣流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甯靜而美麗的鄕村風光。詩中“老我無能爲矣,犁耡事、付與兒孫”表達了作者對辳耕生活的淡然態度,而“親朋三四老,須眉雪白,言笑春溫”則溫馨地描繪了與老友相聚的歡樂場景。結尾的“章台路,馬蹄塵土,不到紫苔痕”巧妙對比了塵世的繁華與隱居的甯靜,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滿足與自得。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