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來學圃書

· 方苞
吾友舉用方自代,朋友之交,君臣之義,幷見於斯,可以風世砥俗。但大臣爲國求賢,尤貴得之山林草野、疏遠卑冗中,以其登進之道甚難,而眞賢往往伏匿於此也。若惟求之於平生久故、聲績夙著之人,則其塗隘矣。萬一聖主命以旁招俊義,列於庶位,將何以應哉! 抑又聞當道守官,固貴於堅,而察言服善,尤貴於勇。前世正直君子,自謂無私,固執己見,或偏聽小人先入之言,雖有灼見事理以正議相規者,反視爲浮言,而聽之藐藐,其後情見勢屈,誤國事,犯清議,而百口無以自明者多矣。必如季路之聞過則喜,諸葛亮之諄戒屬吏勤攻己過,然後能用天下之耳目以爲聰明,盡天下之材力以恢功業。吾友此時正宜用力於此,且與二三同志者交相勖,時相警也。 余不贅。
拼音

注釋

來學圃:來保,字學圃,姓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康熙時爲御前侍衛,乾隆時官至文華殿大學士。 用方:顧琮,字用方,姓伊爾根覺羅氏,滿州鑲黃旗人,乾隆時官至河東總督。 風(fèng):教育感化。 砥俗:砥礪風俗,使正淳正。 卑冗:指卑賤閑散的人。 久故:故舊,老熟人。 俊義:賢能的人。 庶位:眾官之位。 服善:從善,接受正确的意見以改正自己的過失。 灼見:洞察。 以正議相規:以嚴正的議論加以規勸。 藐藐:疏遠輕視的樣子。 情見(xiàn)勢屈: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意爲軍情爲敵所知,又處於劣勢地位。按這裏不是談軍事,而是泛指國事出了差錯。 犯清議:遭到公正輿淪的抨擊。 季路之聞過則喜:《孟子·公孫醜上》:“子路,人告之有過則喜。”季路即子路,孔子弟子。 “諸葛亮之諄戒屬吏勤攻己過”句:諸葛亮,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根《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諸葛亮軍師北伐,敗於街亭,他爲了整頓軍隊,總結教訓,以圖再舉,明示部下將士:“自今以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蹻足而待也。” 恢:擴大。

《與來學圃書》主要談選拔人才問題,文中一則強調選拔人才不能“惟求之於平生久故、聲績夙著之人”,還要注意從散處民間地位卑下的人中選拔,因爲“眞賢往往伏匿於此”;二則強調“察言服善”,不要“偏聽小人先入之言”,要多聽“灼見事理以正義相規者”的意見,多聽批評的意見。
方苞

方苞

清安徽桐城人,字鳳九,一字靈皋,晚號望溪。康熙四十五年會試中式,以母病歸,未應殿試。五十年,以爲戴名世《南山集》作序,下獄。兩年後,免罪入旗。因大學士李光地薦,入直南書房,改直蒙養齋,充武英殿修書總裁。世宗即位,得出旗歸原籍。雍正、乾隆間,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以事削銜。爲學宗程朱,文章學韓歐,爲桐城派古文初祖,號爲一代正宗。曾奉高宗命,選八股文成《欽定四書文》。有《望溪文集》。 ► 30篇诗文

方苞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