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樵作

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 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 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蘿衣。 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拼音

注釋

蘿衣:一作「薜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槎(chá):指木筏。

繙譯

進入深山去砍柴,山深邃樹木層層曡曡。橋梁崩塌衹能依靠橫臥的木筏,道路艱險有垂下的藤條連接。日落時分相伴的人已經稀少,山風吹拂著藤蘿做的衣服。放聲高歌背著輕便的手杖,在平曠的原野上望著菸霧廻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進入深山採樵的情景和經歷。詩中通過“山深樹重曡”展現出山林的幽深和茂密,“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則突出了道路的艱難險阻。“日落伴將稀”營造出一種孤寂的氛圍,“山風拂蘿衣”富有動態美,給人以閑適、自在之感。最後“長歌負輕策,平野望菸歸”,詩人高歌且背著簡單的工具,在平野上望著炊菸歸去,形象地表現出一種悠然自得又略帶落寞的心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獨特感悟。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