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棄故鄉,離室宅。 遠從軍旅萬里客。 披荆棘,求阡陌。 側足獨窘步,路局苲。 虎豹噑動,雞驚禽失。 群鳴相索。 登高山,奈何蹈盤石。 樹木叢生鬱差錯。 寢蒿草,蔭松柏。 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單,稍稍日零落。 惆悵竊自憐。相痛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陌上桑:可以理解爲田間的桑樹,這裏指詩篇名。
  • 窘步:使腳步困窘,即行走艱難的樣子。
  • 局苲(zhǎ):形容處境困迫。
  • 嗥(háo):(野獸)大聲叫。

翻譯

離開故鄉,辭別家中屋宅。遠遠地去從軍成爲萬里外的行客。撥開荊棘,尋找田間小路。側身獨自艱難行走,道路困迫難行。虎豹大聲吼叫,雞驚飛禽鳥失散。衆多鳴叫相互求索。登上高山,無奈要踏上巨石。樹木叢生繁茂錯亂。睡在蒿草間,在松柏下遮蔭。淚水和着雨水打溼臉面沾溼了枕蓆。陪伴的行旅孤單,一天天漸漸凋零。惆悵地暗自憐惜。彼此痛心惋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從軍者遠離家鄉、歷經艱難困苦的情景。詩中通過「棄故鄉」「遠從軍」等表述展現了背井離鄉的無奈;「披荊棘」「路局苲」等細節突出了路途的艱難險阻。「虎豹嗥動」等描寫營造出了恐怖、危險的氛圍。「樹木叢生鬱差錯」等則顯示出環境的複雜與惡劣。詩中還描寫了主人公的痛苦與悲傷,如「涕泣雨面沾枕蓆」等。整首詩以直白而簡潔的語言,生動地刻畫出了遠行者的艱辛與悲涼,表達了對他們遭遇的憐憫與感慨。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從軍者的身世之嘆。

曹丕

曹丕

魏文帝,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桓,魏武帝與武宣卞皇后之嫡長子。曹魏開國皇帝,黃初元年(西元二二〇年)至黃初七年(西元二二六年)在位。魏文帝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説。黃初元年正月,魏武帝逝世,繼任丞相、魏王。後受漢禪登基。 ► 65篇诗文

曹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