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賦
喪亂以來,天下城郭丘墟,惟從太僕君宅尙在。南征荆州,還過鄉里,舍焉。乃種諸蔗於中庭,涉夏歷秋,先盛後衰,悟興廢之無常,慨然永嘆,乃作斯賦:
伊陽春之散節,悟乾坤之交靈。瞻玄雲之蓊鬱,仰沉陰之杳冥。降甘雨之豐霈,垂長溜之冷冷。掘中堂而爲圃,植諸蔗於前庭。涉炎夏而旣盛,迄凛秋而將衰。豈在斯之獨然,信人物其有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喪亂:指戰亂,這裏指東漢末年的戰亂。
- 太僕君:指誰不詳,太僕是官職。
- 舍焉:在那裏住宿。舍,住宿;焉,於此。
- 諸蔗:即甘蔗。
- 伊:發語詞,無實義 。
- 陽春:溫暖的春天。
- 散節:節氣變化。
- 乾坤:天地。
- 交靈:交感通靈。
- 瞻:向上看。
- 玄雲:黑雲。
- 蓊鬱(wěng yù):形容草木茂盛,這裏形容雲氣濃厚。
- 沉陰:深沉陰暗的雲氣。
- 杳冥(yǎo míng):幽暗深遠。
- 豐霈(pèi):雨多、盛大的樣子。
- 長溜(liù):屋簷下的雨水。
- 冷冷(líng líng) :形容清涼、聲音清越。
- 炎夏:炎熱的夏天。
- 迄:到。
- 凜秋:寒冷的秋天。
- 信:確實。
翻譯
自戰亂以來,天下的城郭都變成了廢墟,只有太僕君的住宅還在。我南征荊州回來,路過故鄉,便住在那裏。於是在庭院中種植了甘蔗,經歷了夏天又到秋天,它們先茂盛後衰敗。我由此領悟到興衰無常的道理,不禁感慨長嘆,就寫下了這篇賦:
在溫暖春天節氣變換的時候,感悟到天地間的交感通靈。擡頭看黑雲濃密,仰觀深沉陰暗的雲氣深不可測。降下充沛盛大的甘雨,房檐下的雨水發出清越的聲響。在中堂挖掘土地作爲園圃,在前庭種下甘蔗。經過炎熱的夏天,它們生長得十分茂盛,到了寒冷的秋天,卻將要衰敗。難道只是這甘蔗如此嗎?的確世間萬物和人都有這樣興衰變化的情況啊。
賞析
這篇賦開篇以戰亂後故鄉城郭的廢墟與太僕君宅尚在形成鮮明對比,交代寫作的背景與緣由。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細緻入微的描寫,如「瞻玄雲之蓊鬱,仰沉陰之杳冥。降甘雨之豐霈,垂長溜之冷冷」營造出一種充滿生機又帶有凝重感的氛圍。隨後重點描寫甘蔗從夏日的旺盛到凜秋的衰敗過程,由物及人,由此引發「興廢之無常」的深沉感慨。這種感慨不僅僅是對眼前甘蔗榮枯的簡單思索,更是對歷史變遷、人生起伏的深刻體悟。詩中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的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借自然現象與甘蔗生長過程傳達出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摯,展現出曹丕作品中常見的對生命、對命運的深刻思索,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