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二二壙志
女二二,生之年月,戊戌戊午,其日時又戊戌戊午,予以爲奇。今年,予在光福山中,二二不見予,輒常呼予。一日,予自山中還,見長女能抱其妹,心甚喜。及予出門,二二尙躍人予懷中也。
旣到山數日,日將晡,余方讀《尙書》,舉首忽見家奴在前,驚問曰:“有事乎?”奴不即言,第言他事,徐卻立曰:“二二今日四鼓時已死矣!”蓋生三百日而死,時爲嘉靖己亥三月丁酉。余旣歸爲棺斂,以某月日,瘞於城武公之墓陰。
嗚呼!予自乙未以來,多在外,吾女生而旣不知,而死又不及見,可哀也已!
拼音
譯文
我的女兒名二二,生於戊戌年戊午月,又是戊戌日戊午時(嘉靖十七年農歷五月二十六日正午十一時至十三時),我認這箇日子很凑巧。今年我在光福山中,二二見不到我,就常常呼喊我。有一天我從光福山回來,看見長女能抱起她的妹妹,心裏非常高興。當我出門的時候,二二常常躍入我的懷中撒嬌。
剛到山中幾天,有一天申時,我正在讀《尙書》,擡頭時忽然看見家裏的傭人站在面前,我喫驚地問:“有事嗎?”傭人沒有立即回答,衹説其他的事,慢慢退後站立説:“二二今天四更的時候已經死了!”二二一共活了三百天就死去了,死的時候是嘉靖己亥年三月丁酉日。我就將二二裝棺入斂,於某月某日,埋葬在城武公墳墓的北面。
嗚呼!我自從乙未(嘉靖十四年)以來,多般在外面,我女兒出生時不知道,死時也沒能見到,好悲哀啊!
注釋
光福山:位於江蘇吳縣西南,近太湖。
晡:申時,即下午三點至五點。
第:衹。
徐:緩慢地。
卻立:後退站立。
四鼓:即四更。
嘉靖己亥:即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
瘞:埋葬。
乙未:此指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壙(kuàng)志:墓志銘。
- 戊戌:爲乾支之一。
- 戊午:爲乾支之一。
- 光福:地名。
- 晡(bū):申時,即午後三點至五點。
- 嘉靖己亥:公元 1539 年。
- 瘞(yì):埋葬。
繙譯
我的女兒二二,她出生的年月是戊戌戊午,她出生的日時又是戊戌戊午,我認爲這很奇特。今年,我在光福山中,二二見不到我,就常常呼喊我。一天,我從山中廻來,看到長女能抱她的妹妹,心裡非常高興。等到我出門時,二二還跳躍著撲到我懷中。 到山上幾天後,有一天將近傍晚,我正在讀《尚書》,擡頭忽然看見家奴在麪前,驚訝地問:“有什麽事?”家奴不馬上說,衹說其他事,慢慢退後站著說:“二二今天四更時已經死了!”大概她出生三百天就死了,時間是嘉靖己亥年三月丁酉日。我廻來後給她做棺材收歛,在某一天,埋葬在城武公的墳墓北邊。 哎呀!我從乙未年以來,大多在外麪,我的女兒出生了我既不知道,死了又沒能見到,真是悲哀啊!
賞析
這篇《女二二壙志》雖語言質樸,但字裡行間流露出一位父親對早夭女兒的深沉悲痛和無盡哀思。文中詳細描述了女兒出生時間的奇特,以及與女兒相処的點滴細節,女兒的活潑可愛躍然紙上,如“二二不見予,輒常呼予”“二二尚躍人予懷中也”。而結尾処對沒能見証女兒出生與去世的哀歎,更是令人動容,展現了作者對親情的珍眡和對命運無常的無奈與傷感。全篇通過簡潔的敘述,將那份深切的父女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