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髯傳

樵髥翁,姓程氏,名駿,世居桐城縣之西鄙。性疏放,無文飾,而多髭鬚,因自號曰“樵髥”云。 少讀書聰穎,拔出凡輩。於藝術匠巧嬉遊之事,靡不涉獵,然皆不肯窮竟其學,曰:“吾以自娛而已。”尤嗜弈棋,常與裏人弈。翁不任苦思,裏人或注局凝神,翁輒顰蹙曰:“我等豈眞知弈者?聊用爲戲耳。乃復效小兒輩,強爲解事!”時時爲人治病,亦不用以爲意。諸富家嘗與往來者病作欲得翁診視使僮奴候之。翁方據棋局嘵嘵然,竟不往也。 翁季父官建寧,翁隨至建寧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絶可愛,令人遺棄世事,欲往遊焉。
拼音

注釋

靡不:無不。 解事:懂事,這裏指懂得下棋的技藝。 嘵嘵(xiāo):爭辯聲。

劉大櫆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峯。雍正七年副貢生。乾隆年間先後被薦應舉博學鴻詞科,報罷。晚官黟縣教諭。工文章。方苞譽爲“今之韓、歐”。友人姚範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劉、姚爲桐城派之代表。論文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作品闡發程朱理學,又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進一步發展了崇古、擬古的理論。有《海峯文集》、《海峯詩集》。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