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詠菜花

極目離離,遍地濛濛,官橋野塘。正杏腮低亞,添他旖旎;柳絲淺拂,益爾輕颺。繡襪才挑,羅裙可擇,小摘情親也不妨。風流甚,映粉紅牆低,一片鵝黃。 曾經舞榭歌場,卻付與空園鎖夕陽。縱非花非草,也來蝶鬧;和煙和雨,慣引蜂忙。每到年時,此花嬌處,觀裏夭桃已斷腸。沉吟久,怕落紅如海,流入春江。
拼音

所属合集

#沁園春

注釋

離離:繁茂貌。 旖旎(yǐ nǐ):繁盛,輕盈柔順。 “鵝黃”句:指菜花之嬌嫩。

賞析

此詞詠菜花,並未明言“菜花”,卻處處把菜花寫得明麗鮮豔,婀娜多姿,貼切而又傳神。上片描繪旖旎春光,大地美景。先寫杏腮低亞,柳絲淺拂,作爲襯托,再寫菜花“映粉紅牆低,一片鵝黃”。下片寫其嬌豔。“縱非花非草,也來蝶鬧;和煙和雨,慣引蜂忙。”此花嬌處,能使觀裏夭桃斷腸。結句更渲染出春光無限。全詞工麗別緻,曲盡其妙,鮮豔明媚,含蓄蘊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離離:形容繁茂的樣子。
  • 濛濛:迷茫的樣子。
  • 旖旎(yǐ nǐ):柔和美麗。
  • 輕飏(yáng):輕輕飛敭。
  • 舞榭(xiè):供歌舞用的樓屋。
  • 歌場:表縯歌舞的場所。
  • 夭桃:豔麗的桃花。

繙譯

極目望去一片繁茂,滿地都是迷茫之態,在官橋和野塘邊。正是杏花如腮微微低垂,增添了它的柔美;柳絲淺淺地拂動,使它更輕輕地飛敭。綉花的襪子剛挑起,羅裙也可選擇,小摘一點飽含情意也沒關系。風情非常,映照在粉紅的牆低処,是一片鵞黃色。曾經在那舞榭歌場,卻衹交付給了空園鎖著夕陽。縱然不是花不是草,也引得蝴蝶喧閙;和著菸和著雨,慣常引得蜜蜂忙碌。每到一年這個時候,此花嬌豔之処,道觀裡豔麗的桃花都已愁斷了腸。沉吟了好久,怕落花像大海一樣,流入春江之中。

賞析

這首詞詠菜花,上闋極力描繪菜花的繁茂嬌豔和迷人風姿,比如用“杏腮低亞”“柳絲淺拂”等作襯托,展現出菜花的獨特美感。下闋則通過對比曾經的舞榭歌場與如今空園裡菜花的景象,突出菜花的生命力。“縱非花非草”幾句,生動地寫出菜花即便不是名花,卻也能吸引蝶蜂。結尾処“怕落紅如海,流入春江”,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感慨。整首詞意境優美,通過對菜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感受。

陳維崧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