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賦(並序)
惟玄烏之令鳥兮,性自然之有識;
應炎陽之純精兮,體乾剛之至色。
望仁里之回翔兮,翩群鳴以拊翼;
嗟自托於君子兮,心雖邇而不逼。
起彼高林,集此叢灌,棲息重陰,列巢布幹。
繽紛霧會,回皇塵亂;來若雨集,去如雲散;
哀鳴日夕,鼓翼昧旦。噫啞相和,音聲可玩。
嗟斯烏之克孝兮,心識養而知慕;
同蓼莪之報德兮,懷凱風之至素;
雛旣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
游朝霞而淩厲兮,飄輕翥於玄冥;
有崑山之奇類兮,體殊形於玉趾。
淩西極以翱翔兮,爲王母之所使;
時應德而來儀兮,介帝王之繁祉。
入中州而武興兮,集林木而軍起。
能休祥於有周兮,矧貞明於吉土;
嘉茲鳥之淑良兮,永和樂而靡已。
拼音
序
本文選自《藝文類聚·卷第九十二·〈鳥部下·烏·序〉》,《初學記·卷三十·〈鳥部下·烏·賦〉》。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玄烏:黑色的烏鴉,古人認爲是吉祥之鳥。
- 令鳥:指有美德或吉祥的鳥。
- 性自然:本性順應自然。
- 炎陽:烈日。
- 純精:純粹的精神,這裏指陽光的精華。
- 乾剛:剛健,形容烏鴉體態堅韌。
- 仁裏:象徵仁德的地方。
- 迴翔:盤旋飛翔。
- 拊翼:拍打翅膀,表示歡快。
-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 邇:近。
- 逼:逼近,這裏是侵犯的意思。
- 高林:高大的樹林。
- 叢灌:密集的灌木叢。
- 重陰:濃密的樹蔭。
- 列巢:排列的鳥巢。
- 布幹:分佈於樹枝的幹處。
- 繽紛:繁多而紛亂。
- 回皇:旋轉,形容鳥羣活動。
- 雨集:像雨一樣聚集。
- 雲散:像雲一樣散開。
- 昧旦:黎明,天快亮的時候。
- 噫啞:鳥鳴聲。
- 克孝:懂得孝順。
- 蓼莪:《詩經》中的篇名,表達對父母的感恩。
- 凱風:和煦的風,比喻良好的教化。
- 反哺:小鳥長大後反過來餵養母親。
- 遊朝霞:在早晨的陽光中飛翔。
- 玄冥:北方神祇,這裏指高空。
- 崑山:神話中的仙山,指奇異的地方。
- 玉趾:玉製的腳,形容鳥的美麗。
- 西極:西方極遠之地。
- 王母:道教中的女神,這裏可能象徵尊貴。
- 德而來儀:應美德而降臨。
- 介:參與,介入。
- 繁祉:衆多的福祿。
- 中州:中原地區。
- 武興:軍事行動,這裏指烏鴉集結如同軍隊。
- 貞明:堅貞明亮,形容烏鴉的品質。
- 吉土:吉祥的土地。
- 淑良:善良美好。
翻譯
那隻神奇的黑烏鴉啊,本性自然,充滿智慧;它在熾熱陽光中吸取精華,身體堅硬,色彩鮮明。它在象徵仁德的地方盤旋飛翔,羣鳥齊鳴,歡快地扇動翅膀。它寄託於君子的庇護,雖然親近卻不侵犯。它從高高的樹林飛到叢叢灌木,棲息在陰涼處,巢穴遍佈枝幹。鳥羣紛飛,塵土飛揚,來時如雨點般密集,離去則如雲朵般疏散。日日夜夜哀鳴,拂曉又振翅飛翔,鳥鳴聲相互呼應,美妙動聽。
烏鴉懂得孝順,就像《蓼莪》詩篇中的孩子回報父母恩情,它懷揣着和煦春風般的教誨。小烏鴉長大後能飛了,就銜食回來餵養母親。它在早晨的霞光中展翅高飛,甚至在高空翱翔,可能是王母的使者。它響應美德的召喚,參與帝王的福祉。進入中原地帶,它如同軍隊集結,爲周朝帶來吉祥。尤其在吉祥的土地上,它的堅貞和明淨更是令人稱讚。讚美這隻善良的鳥,願它的和諧與歡樂永遠無盡。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烏鴉的生活習性和象徵意義,讚美了烏鴉的智慧、孝順以及對美德的追求。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炎陽純精」、「仁裏迴翔」等,展現出烏鴉的高貴品質。同時,烏鴉的反哺行爲也被賦予了深厚的人倫情感,體現了中國古代倫理觀念中的孝道。整首詩語言優美,富有哲理,展現了作者對烏鴉的深情讚美和對其象徵意義的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