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賦(並序)

惟自然之初載兮,道虛無而玄清,太素紛以溷淆兮,始有物而混成,何元一之芒昧兮,廓開闢而著形。爾乃清濁剖分,玄黃判離。太極既殊,是生兩儀,星辰煥列,日月重規,天動以尊,地靜以卑,昏明迭炤,或盈或虧,陰陽協氣而代謝,寒暑隨時而推移。三才殊性,五行異位,千變萬化,繁育庶類,授之以形,稟之以氣。色表文采,聲有音律,覆載無方,流形品物。鼓以雷霆,潤以慶雲,八風翺翔,六氣氤氳。蚑行蠕動,方聚類分,鱗殊族別,羽毛異羣,各含精而鎔冶,咸受範於陶鈞,何滋育之罔極兮,偉造化之至神! 若夫懸象成文,列宿有章,三辰燭燿,五緯重光,河漢委虵而帶天,虹蜺偃蹇於昊蒼,望舒彌節於九道,羲和正轡於中黃,眾星回而環極,招搖運而指方,白獸峙據於參伐,青龍垂尾於心房,玄龜匿首於女虛,朱鳥奮翼於注張,帝皇正坐於紫宮,輔臣列位於文昌,垣屏駱驛而珠連,三台差池而雁翔,軒轅華布而曲列,攝提鼎跱而相望。若乃徵瑞表祥,災變呈異,交會薄蝕,抱暈帶珥,流逆犯歷,譴悟象事,蓬容著而妖害生,老人形而主受喜,天矢黃而國吉祥,彗孛發而世所忌。 爾乃旁觀四極,俯察地理,川瀆浩汗而分流,山嶽磊落而羅峙,滄海沆漭而四周,懸圃隆崇而特起,昆吾嘉於南極,燭龍曜於北阯,扶桑高于萬仞,尋木長于千里,崑崙鎮於陰隅,赤縣據於辰巳。於是八十一域,區分方別;風乖俗異,險斷阻絕。萬國羅布,九州並列。青冀白壤,荊衡塗泥,海岱赤埴,華梁青黎,兗帶河洛,揚有江淮。辯方正土,經略建邦,王圻九服,列國一同,連城比邑,深池高墉,康衢交路,四達五通。東至暘谷,西極泰濛,南暨丹炮,北盡空同。遐方外區,絕域殊鄰,人首蛇軀,烏翼龍身,衣毛被羽,或介或鱗,棲林浮水,若獸若人,居于大荒之外,處于巨海之濱。 於是六合混一而同宅,宇宙結體而括囊,渾元運流而無窮,陰陽循度而率常,回動糾紛而乾乾,天道不息而自強。統羣生而載育,人託命於所繫,尊太一於上皇,奉萬神於五帝,故萬物之所宗,必敬天而事地。 若乃共工赫怒,天柱摧折,東南俄其既傾,西北豁而中裂,斷鼇足而續毀,鍊玉石而補缺。豈斯事之有徵,將言者之虛設?何陰陽之難測,偉二儀之奓闊! 坤厚德以載物,乾資始而至大,俯盡鑒於有形,仰蔽視於所蓋,游萬物而極思,故一言于天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成公綏:西晉文學家。
  • 溷淆(hùn xiáo):混亂,混濁。
  • 芒昧:模糊不清。
  • :廣闊。
  • 炤(zhào):同「照」。
  • 委蛇(wēi yí):蜿蜒曲折。
  • 偃蹇(yǎn jiǎn):高聳。
  • 望舒:神話中爲月駕車的神。
  • 羲和:古代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
  • 招搖:星名。
  • 參伐:星宿名。
  • 玄龜: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
  • 女虛:星宿名。
  • 注張:星宿名。
  • 紫宮:星座名,又稱紫微宮。
  • 文昌:星座名。
  • 沆漭(hàng mǎng):水面遼闊。
  • 隆崇:高大。
  • 昆吾:山名。
  • 燭龍:古代神話中的神。
  • 扶桑:神話中的樹名。
  • 尋木:神話中的大樹名。
  • 昆崙:山名。
  • 赤縣:中國的別稱。
  • 方別:區分。
  • :不同。
  • 王圻(qí):指京城周圍千里之地。

翻譯

在最初的自然之中,道是虛無又玄妙清逸的,太素混沌而雜亂,然後纔有事物混合生成。那最初的一元是多麼模糊不清啊,廣闊開闢後才顯現出形體。於是清濁分開,黑黃分離。太極有了不同,從而生出兩儀,星辰閃耀排列,日月重複出現規矩,天運動而顯尊貴,地靜止而顯卑下,昏暗和明亮交替照耀,有時滿盈有時虧損,陰陽協調氣息而代謝,寒暑依照時節而推移。天地人三才特性不同,五行處在不同位置,千變萬化,繁殖衆多品類,賦予它們形體,給予它們氣息。它們外表有文采,聲音有音律,承載沒有固定方式,流動形成各種物品。用雷霆來鼓動,用祥雲來滋潤,八風翱翔,六氣氤氳。蟲行蠕動的生物,按類別相聚分類,魚類有着不同族類,羽毛類也有不同羣體。各自蘊含精華而冶煉,都接受陶冶

成公綏

西晉初東郡白馬人,字子安。少有俊才,博涉經傳。性寡慾,不營資產。雅善音律,詞賦甚麗。張華嘆爲絕倫,薦之太常,徵博士,累遷中書郎。每與華受詔併爲詩賦,又與賈充等參定《晉律》。所作《天地賦》、《嘯賦》,皆爲傳世名篇。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成公子安集》。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