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賦
註釋
- 公子:古代對貴族子弟的尊稱。
- 體奇好異:體質特異,喜好獨特的事物。
- 睎(xī):仰望,嚮往。
- 箕山:古代隱士所居之地。
- 黃宮、清角、商羽、流徵:古代音樂中的五個基本音階。
- 泰清:指天空最清澈的部分。
- 洪災、炎旱、亢陽:大的災難,炎熱乾旱。
- 嘈長引:嘈雜而悠長的聲音。
- 南箕:星宿名,古人認爲其能簸揚塵土。
- 崇崗、景山:高山。
- 琅琊:古代的一種美玉,這裏代指美石。
- 虞公、寧子:虛構的人物,用來形容聽者深受感染。
- 綿駒、王豹:傳說中的善歌者,這裏比喻高超的歌唱技藝。
翻譯
一個超凡脫俗的貴家公子,他的身體奇特,喜好與衆不同。他不屑世俗的榮耀,遠離人間事務,仰慕古代賢人,常常遐想遠方。他打算登上箕山堅守節操,或者泛舟大海寄託志向。於是,他邀請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究生命的真諦和道德的深奧。他對世俗的無知感到悲哀,獨自超越衆人,成爲先知先覺者。他避開狹窄的人生道路,仰望廣闊的天空,遠離塵俗,滿懷激情地發出長嘯。
當時,陽光灑落,光影朦朧。朋友們相伴漫步,唇齒間發出美妙的旋律。聲音抑揚頓挫,氣息激昂,音符在黃宮、清角、商羽和流徵之間交織,如雲遊太空,又如萬里長風。曲終餘音繞樑,那真是自然的最高音律,無法用樂器來比擬。這種聲音無需藉助外物,直接來自內心,隨着情感起伏而變化。它宏大而不失純淨,細緻而不沉悶,清脆激昂勝過笙笛,溫潤和諧如同瑟琴。它的玄妙可以通神明,精微之處能洞察幽深。它可以表達哀傷、歡樂,甚至能緩解災禍,平衡陰陽。
他們的歌聲時而幽靜,時而激昂,變化無窮,讓人感受到深深的喜悅和悲痛。即使情緒複雜,內心深處也始終保持着平衡。他們集合了所有音調的和諧,達到了極致的快樂而不過度。
有時,他們在高臺上俯瞰遠方,吟誦詩詞,聲音或舒緩或激昂,或如胡馬奔騰,或如鴻雁呼喚。他們根據場景創作歌曲,適應萬物,反應迅速。音符如風起雲涌,交錯共鳴,既有猛虎迴應山谷,又有清風搖動高樹。他們的歌聲能夠淨化心靈,改變環境,提升風氣。
在崇山峻嶺中,他們坐在石頭上,聆聽泉水,感受草地的寧靜。他們的歌聲充滿了深情,抒發着內心的憤懣和纏綿,但又沒有塵世的負擔。他們通過模仿金戈鐵馬和陶土葫蘆的聲音,展現了豐富多樣的音樂風格,既有隆冬的溫暖,也有嚴霜的清涼。
他們的音樂超越了古代的樂章,不僅僅是鄭衛之地的通俗音樂。他們的歌聲如此美妙,連綿駒、王豹這樣的歌手都爲之傾倒,連虞公、寧子也停止歌唱,鍾期放下琴,孔父忘卻飲食。百獸爲之舞蹈,鳳凰翩翩起舞。長嘯的魅力,可見音樂藝術的極致。
賞析
成公綏的《嘯賦》描繪了一幅理想化的隱逸生活畫面,通過貴公子的形象,表達了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詩中運用豐富的音樂意象,將嘯聲比作天籟,展現其音韻之美和情感之深。同時,詩人巧妙地結合了自然景象和神話傳說,賦予嘯聲以神祕力量,使之具有淨化人心、改變環境的能力。整篇賦文語言華麗,韻律優美,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音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