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

· 杜牧
鏡弄白髭鬚,如何作老夫。 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 忍過事堪喜,泰來憂勝無。 治平心徑熟,不遣有窮途。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鏡弄:對着鏡子擺弄。
  • 白髭(zī)鬚:白色的鬍鬚。髭,嘴上邊的鬍子。
  • **浮生:指人生。古人謂「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稱「浮生」 。
  • **勿勿:現在多寫作「匆匆」,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 **嗚嗚:形容小兒哭泣的聲音。
  • **忍過:忍耐度過。
  • **泰來:否極泰來,壞情況到了盡頭,好情況就會到來。
  • **憂勝無:憂愁也就沒有了。
  • **治平心徑熟:對於治理平定之事心裏的方法很熟悉。
  • **不遣:不讓,不會使。
  • **窮途:路的盡頭,比喻困境。

翻譯

對着鏡子擺弄自己白色的鬍鬚,怎麼就成了老夫模樣。人生在世時間過得匆匆忙忙,孩子還小尚在嗚嗚哭泣。忍耐着度過艱難的事情,過後會發現值得欣喜,壞日子過去好日子來了,憂愁也就消失了。對於治理平定之事心裏已然熟悉把握,不會讓自己走到困境絕路。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杜牧複雜的心緒與積極的生活態度。開篇「鏡弄白髭鬚,如何作老夫」,通過對着鏡子看到自己的白鬚,發出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就步入老年的感慨。「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進一步描述了人生匆匆和家中孩子尚小的現狀,流露出一種生活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忍過事堪喜,泰來憂勝無」表明詩人在歷經生活的磨難後,悟出了忍耐過往艱難,終會等來好事,憂愁也會消散的人生哲理。這體現出杜牧堅韌樂觀的精神。最後「治平心徑熟,不遣有窮途」展現出詩人對自己能力的自信,相信憑藉自己對治理之道的熟悉,不會陷入絕境,表達出一種豁達、積極進取的志向 ,整詩情感真摯,既有對人生現實的感慨,又有對未來的堅定信心。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