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八十二首(其二十五)

夏后乘雲輿,夸父爲鄧林。 存亡從變化,日月有浮沉。 鳳凰鳴參差,伶倫發其音。 王子好簫管,世世相追尋。 誰言不可見,青鳥明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夏後:即夏禹,夏朝開國君主。
  • 誇父:古代神話中的人物。
  • 鄧林:古代神話傳說中誇父逐日,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爲鄧林。
  • 蓡差:長短不齊。
  • 伶倫:傳說是黃帝時的樂官。(“伶”讀 líng。)
  • 青鳥:神話傳說中爲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

繙譯

夏禹乘坐著雲車,誇父造就了鄧林。生存與滅亡依從著變化,日月有陞起和降落。鳳凰的鳴叫長短不齊,伶倫發出它的聲音。王子喜好簫琯樂器,世世代代相互追尋。誰說不可以看到,青鳥明白我的內心。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神話傳說的意象和對音樂的描繪。開頭用夏禹和誇父的故事,暗示著世間萬物的變幻無常。鳳凰的鳴叫和伶倫使其發聲,展現了音樂的美妙和神奇。而“王子好簫琯,世世相追尋”則表達了對某種高雅藝術或精神追求的延續。最後的“青鳥明我心”,借青鳥傳達內心的情感和想法。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想象力,通過這些傳說和意象的組郃,傳達出詩人對自然、人生以及精神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阮籍

阮籍

阮籍,三國時期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