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賦

· 揚雄
惟漢十世,將郊上玄,定泰畤,雍神休,尊明號,同符三皇,錄功五帝,卹胤錫羨,拓迹開統。於是迺命羣僚,歷吉日,協靈辰,星陳而天行。 詔招搖與泰陰兮,伏鉤陳使當兵。屬堪輿以壁壘兮,梢夔魖而抶獝狂。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軍裝。蚩尤之倫,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齊總總以撙撙其相膠轕兮,猋駭雲迅奮以方攘。駢羅列布,鱗以雜沓兮,柴虒參差,魚頡而鳥䀪。翕赫曶霍,霧集而蒙合兮,半散昭爛,粲以成章。 於是乘輿迺登夫鳳皇兮而翳華芝,駟蒼螭兮六素虯。蠖略蕤綏,灕虖幓纚。帥爾陰閉,霅然陽開。騰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柅也!流星旄以電燭兮,咸翠蓋而鸞旗。敦萬騎於中營兮,方玉車之千乘。聲駍隱以陸離兮,輕先疾雷而馺遺風。陵高衍之嵱嵷兮,超紆譎之清澄。登椽欒而羾天門兮,馳閶闔而入凌兢。 是時未轃夫甘泉也,迺望通天之繹繹。下陰潛以慘廩兮,上洪紛而相錯。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慶而不可虖疆度。平原唐其壇曼兮,列新雉於林薄。攢幷閭與茇葀兮,紛被麗其亡鄂。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溝嶔巖而爲谷。??離宮般以相燭兮,封巒石關施靡乎延屬。 於是大廈雲譎波詭,嶊嶉而成觀。仰撟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亡見。正瀏濫以弘惝兮,指東西之漫漫。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亂。據軨軒而周流兮,忽軮圠而亡垠。翠玉樹之青蔥兮,璧馬犀之瞵㻞。金人仡仡其承鍾虡兮,嵌巖巖其龍鱗。揚光曜之燎燭兮,垂景炎之炘炘。配帝居之縣圃兮,象泰壹之威神。洪臺崛其獨出兮,㨖北極之嶟嶟。列宿迺施於上榮兮,日月纔經於柍桭。雷鬱律於巖突兮,電倐忽於牆藩。鬼魅不能自逮兮,半長途而下顚。 歷倒景而絕飛梁兮,浮蔑蠓而撇天。左欃槍而右玄冥兮,前熛闕後應門。陰西海與幽都兮,涌醴汩以生川。蛟龍連蜷於東厓兮,白虎敦圉虖昆侖。覽樛流於高光兮,溶方皇於西清。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炕浮柱之飛榱兮,神莫莫而扶傾。閌閬閬其寥廓兮,似紫宮之崢嶸。駢交錯而曼衍兮,㟎?隗虖其相嬰。乘雲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掍成。曳紅采之流離兮,颺翠氣之寃延。襲琁室與傾宮兮,若登高妙遠、肅乎臨淵。 回猋肆其碭駭兮,翍桂椒而鬱杼楊。香芬茀以窮隆兮,擊薄櫨而將榮。薌呹肸以掍根兮,聲駍隱而歷鍾。排玉戶而颺金鋪兮,發蘭惠與?藭。帷弸彋其拂汨兮,稍暗暗而靚深。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調琴。般倕棄其剞劂兮,王爾投其鉤繩。雖方征僑與偓佺兮,猶彷彿其若夢。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蓋天子穆然,珍臺閒館,琁題玉英,蜵蜎蠖濩之中。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思,感動天地,逆釐三神者。 迺搜逑索偶,皋伊之徒冠倫魁能,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相與齊乎陽靈之宮。靡薜荔而爲席兮,折瓊枝以爲芳。噏清雲之流瑕兮,飲若木之露英。集虖禮神之囿,登虖頌祇之堂。建光燿之長旓兮,昭華覆之威威。攀琁璣而下視兮,行遊目虖三危。陳衆車於東阬兮,肆玉釱而下馳。漂龍淵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風傱傱而扶轄兮,鸞鳳紛其御蕤。梁弱水之濎濙兮,躡不周之逶蛇。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壽兮,屏玉女而卻虙妃。玉女亡所眺其清矑兮,虙妃曾不得施其蛾眉。方擥道德之精剛兮,眸神明與之爲資。 於是欽柴宗祈,燎熏皇天,招繇泰壹。舉洪頤,樹靈旗,樵蒸焜上,配藜四施。東燭滄海,西燿流沙,北爌幽都,南煬丹厓。玄瓚觩䚧,秬鬯泔淡,肸嚮豐融,懿懿芬芬。炎感黃龍兮,熛訛碩麟。選巫咸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羣神。儐暗藹兮降清壇,瑞穰穰兮委如山。 於是事畢功弘,回車而歸。度三巒兮偈棠黎。天閫決兮地垠開,八荒協兮萬國諧。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雲飛揚兮雨滂沛,于胥德兮麗萬世。 亂曰:崇崇圜丘,隆隱天兮。登降峛崺,單埢垣兮。增宮㠁差,駢嵯峨兮。岭巆嶙峋,洞無厓兮。上天之縡,杳旭卉兮。聖皇穆穆,信厥對兮。徠祇郊禋,神所依兮,俳佪招搖,靈遟?兮。煇光眩燿,隆厥福兮。子子孫孫,長亡極兮。
拼音

《甘泉賦》是漢代宮殿賦的代表作之一,始見於《漢書·揚雄傳》,後見於《文選》,又略見於《藝文類聚·三十九卷》。作於漢成帝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是年正月揚雄扈從成帝遊甘泉宮,回長安後作此賦,意在諷諫成帝的郊遊之舉。賦前有小序,交待了作賦原委及目的。 本賦的正文極力描寫甘泉宮建築之豪華,可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採用由遠及近、由粗到細、由全景到局部的方法,多層次地加以描繪,如:“翠玉樹之青蔥兮,壁馬犀之瞵。金人仡仡其承鍾虡兮,嵌巖巖其龍鱗。揚光曜之燎燭兮,乘炎景之炘炘。”運用白描、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把殿前景物、殿壁的裝飾等等,刻畫得維妙維肖,感染力很強。賦的後半部分展開想象,以紫宮、陽靈等爲喻,渲染甘泉宮的華貴。賦結尾部分的“亂曰”,再藉甘泉之高峻以炫耀漢帝國聲威。據《漢書·揚雄傳》說,漢成帝寵幸趙昭儀,揚雄上《甘泉賦》,“以微戒齊肅之事”。李善注《文選》也認爲此賦有諷諫“好色敗德”之意。均屬望文生義的解釋。通覽全賦,旨在極力炫曜甘泉宮的雄偉壯觀,誇飾漢成帝率群臣郊遊時的盛大場面。其諫止的內容則是欲言又止,以致郊遊之事已經欲罷不能。 揚雄晚年認識到如《甘泉賦》之類的作品,其效果與初衷適得其反,實際上是“勸百而諷一”。揚雄是首開摸擬之風的漢賦作家,《甘泉賦》繼承和弘揚了司馬相如樹立的賦頌傳統,手法上同樣講究鋪陳誇張,文字上也力求辭藻華麗,乃致流於堆砌。揚雄的《甘泉賦》等,可與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比肩,是漢賦的代表作品。
揚雄

揚雄

一作楊雄,字子雲,西漢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區)人。少好學,口吃,長相平平,身高偏矮,不能劇談,專心於潛心思考,早年傾慕司馬相如,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等賦,常作辭賦,名聲遠播,如《蜀都賦》,此賦開啟了京都一派題材,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以及晉代左思《三都賦》皆受其影響。 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召爲門下史。後經蜀人楊莊推薦,漢成帝命他隨侍左右。公元前11年正月與成帝前往甘泉宮,作《甘泉賦》諷刺成帝鋪張。十二月又作《羽獵賦》仍然以勸諫爲主題。被封黃門郎,與王莽、劉歆等爲同僚。公元前10年揚雄作《長楊賦》,繼續對成帝鋪張奢侈提出批評。 揚雄後來認爲辭賦爲「雕蟲篆刻」,「壯夫不爲」,轉而研究哲學。仿《論語》作《法言》,模仿《易經》作《太玄》。提出以「玄」作爲宇宙萬物根源之學說。有人笑他[1],於是他寫了一篇《解嘲》。爲了寬慰自己,又寫了一篇《逐貧賦》。王莽當政,拉攏揚雄,任他爲中散大夫。他寫過《劇秦美新》美化王莽,但此文是主動投靠還是避禍之作,還有爭論。 後在天祿閣校書,寫作,進行語言學研究。曾著《方言》,敘述西漢時代各地方言,爲研究古代語言的重要資料。但是因弟子劉棻牽連,有人前來逮捕揚雄,揚雄恐懼而跳樓,未死,後得免,京師諺曰:「惟寂寞,自投閣。」後召爲大夫,默默無聞而終。 ► 5篇诗文

揚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