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 別渝州

· 張先
醉笑相逢能幾度。爲報江頭春且住。主人今日是行人,紅袖舞。清歌女。憑仗東風教點取。 三月柳枝柔似縷。落絮盡飛還戀樹。有情寧不憶西園,鶯解語。花無數。應訝使君何處去。
拼音

所属合集

#天仙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渝州:地名,在今重慶一帶。
  • 爲報:猶告訴、告知。
  • 憑仗:憑藉、依靠。
  • 寧不:難道不。
  • 西園:園林名,這裏代指與友人相聚的地方 。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裏是作者自指。

翻譯

帶着醉意歡笑着相聚,這樣的時光能有幾次?告訴江頭的春天暫且停住腳步。今天主人反倒成了要遠行的人。有身着紅袖的女子翩翩起舞,還有歌聲清麗的歌女相伴。只能依靠東風把春天留住。

三月裏柳枝柔軟好似絲線,柳絮飄飛殆盡卻仍眷戀着樹木。我如此重情怎會不懷念西園的美好時光?黃鶯彷彿能理解人的語言,園子裏還有數不清的繁花。它們應該會驚訝,曾經在這裏遊樂的使君如今到哪裏去了。

賞析

這首《天仙子·別渝州》是張先離別渝州時所作。詞開篇「醉笑相逢能幾度」便充滿了對相聚時光的珍惜與感慨,略帶傷感。「爲報江頭春且住」委婉地表達出不願離去的心情,希望春天能停下,讓離別的腳步也暫緩。「主人今日是行人」身份的轉變,進一步渲染出離別的無奈。紅袖清歌之景,本應歡樂,此刻卻添一絲惆悵,憑藉東風想要留住美好,更顯不捨。

下闋以景襯情,三月柔柳、戀樹落絮,生動地刻畫了一幅暮春畫面,藉此抒發了詞人的眷戀之情。回憶西園往昔,黃鶯解語、繁花無數,充滿生機與歡樂。以園中的鶯、花「應訝使君何處去」的想象收束,饒有趣味又韻味悠長,通過物的不解來強化自己離別的愁緒和對往昔的不捨。整首詞情景交融,細膩地表達出了詞人告別渝州時複雜的心情。

張先

張先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遊。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1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