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顏真卿太子太師敕
敕:國儲爲天下之本,師導乃元良之教。將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賢,何以審諭?光祿大夫行吏部尚書充禮儀使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立德踐行,當四科之首;其品德操行,四科均優。懿文碩學,爲百氏之宗。忠讜罄於臣節,貞規存乎士範。述職中外,服勞社稷。靜專由其直方,動用謂之懸解。山公啓事,清彼品流;叔孫制禮,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實貞萬國,力乃稽古,則思其人。況太后崇徽,外家聯屬,顧先勳舊,方睦親賢。俾其調護,以全羽翼,一王之制,諮爾兼之。可令其任太子少師。依前充禮儀使,散官勳封如故。
拼音
譯文
詔曰: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太子之師對其施行教導。要想根本牢固,必須先有好的教導。若非忠賢之人,如何可以教誨太子?光祿大夫,行吏部尚書,充禮儀使,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其文章學識,可作衆人之師表。他的品質﹑德行,才華,按四科的標準來評價,都是每一科最優秀的。作爲臣子,其志忠誠,其節正直;道德貞正,可爲士之模範。曾在中央和地方供職,爲國家辛勤操勞。由於平時重視修德,沉靜專注,氣量寬宏,執法辦事之時,則能解決難題。晉朝山濤,多有啓奏,品評推舉廉潔高尚的人才。漢初叔孫通,曾制訂禮儀,以光大帝王法度。這樣的人才一旦擁有,就可以規範天下人的操行。由於想到古人(之事),遂念及(顏真卿)其人。況且(正值)爲皇太后尊封徽號,連帶惠及其親屬。基於關懷故舊的考慮,正要好好照顧親友、賢人。讓他調教維護(太子),以使(太子)羽翼豐滿。根據國家法律,(可)讓他兼任。可以命他出任太子少師,原禮儀使一職照舊,其散官、勳階爵位不變。
注釋
國儲:指太子,元良也是太子的代稱,因爲元良本義是大善,至德,指大賢之士。
審諭:指太子的師傅對太子的明白開導。語本《禮記•文王世子》:“大傅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觀大傅之德行而審喻之。”喻通“諭”。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爲散官名,(散官是表級別的,而職事官是實際行政職務),在當時爲從二品。
行吏部尚書:“行”表示高級別任低級別的職事官。吏部尚書在當時是正三品,因其爲二品,故曰行。
充禮儀使:充是充任的意思,其實有特派的意味,因爲顏真卿有行政職務(吏部尚書),再特別指命他爲禮儀使。禮儀使是專管大典禮儀等事宜的官職。唐玄宗天寶九年始置此職,以後數度停置。六十多年間,唐朝共任命過七位禮儀使,大都是兼任,顏真卿是最後一位禮儀使。“代宗晏駕,朝廷以公鴻儒,詳練典故,舉充禮儀使。祗護陵寢,率禮無違,加光祿大夫、太子少師,使如故。”(令狐峘《光祿大夫太子太師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神道碑銘》)
上柱國:上柱國是勳位中的最高級,共十二級。
魯郡開國公:開國郡公是爵位中的第四等,屬正二品。唐朝國公(第三等)以下爵位前規定加“開國”二字。
立德踐行,當四科之首:這裏說的四科,指唐高宗時舉薦人才的四條標準,即,孝悌力行﹑經史儒術﹑藻思詞鋒﹑廉平強直。(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制度•四科》)其文章學識,可作衆人之師表。
其品德操行,四科均優:他的品質﹑德行,才華,按四科的標準來評價,都是每一科最優秀的。
懿:音yi(去聲),美好的意思,多指德行。
讜:音dang(上聲),正直的。罄:音qing(去聲),器皿已空,盡,用盡意思,如,告罄,售罄,罄竹難書。
述職:本爲“向上級報告在職時的所爲”之義,這裏代指供職。中外,朝中和地方。“服”指服役,從事,勞指勤勞。
靜專:語本《易•繫辭上》:“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朱熹注:“靜體而動用。”直方當出自《易•坤》:“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懸解猶言解倒懸,謂在困境中得救。
山公:謂晉山濤。史載,濤爲吏部尚書,凡選用人才,親作評論,然後公奏,時稱“山公啓事”,比喻公開選拔人才。清,高潔,高尚,高明,形容詞動詞化。
叔孫:指叔孫通,又名叔孫何,西漢初期儒家學者,曾爲漢高祖制訂漢朝的宮廷禮儀,先後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
惟:發語詞,無實義。貞,正,動詞化。萬國,指萬邦,天下,各國。《禮記•文王世子》雲:“一有元良,萬國以貞。”
力:功效,作用,結果之義。稽古,考查古人之法。《書•堯典》:“曰若稽古。”《後漢書•桓榮傳》:“榮大會諸生,陳其車馬印綬,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按:自“山公啓事”至“則思其人”一段,是肯定指顏真卿有山濤,叔孫通那樣的成績。即作爲吏部尚書,能推舉賢士,作爲禮儀使,能規範國家法律。
太后:指沈太后,既代宗之皇后。安史之亂中身陷賊營,其後不知其蹤。德宗尊爲皇太后。《舊唐書》列傳第二后妃下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建中元年十一月,遙尊聖母沈氏爲皇太后,陳禮於含元殿庭,如正至之儀。上袞冕出自東序門,立於東方,朝臣班於位,冊曰:“嗣皇帝臣名言:恩莫重於顧復,禮莫貴於徽號,上以展愛敬之道,下以正《春秋》之義,則祖宗之所稟命,臣子之所盡心,尊尊親親,此焉而在。兩漢而下,帝王嗣位,崇奉尊稱,厥有舊章。永惟丕烈,敢墜前典,臣名謹上尊號曰皇太后。”帝再拜,歔唏不自勝,左右皆泣下。仍以睦王述爲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書喬琳副之,候太后問至,昇平公主宜備起居。於是分命使臣,周行天下。明年二月,吉問至,羣臣稱賀,既而詐妄。自是詐稱太后者數四,皆不之罪,終貞元之世無聞焉。”崇徽指“崇奉尊稱”,即尊封徽號。外家,指孃家。這裏說太后孃家與顏家有親戚關係,但具體關係不詳。
顧:顧念。
先:舊,故舊之義(如同今天人們常說的“沾親帶故”)。
勳:功勞,此處當動詞化。
睦:和睦相處之義,此處形容詞動詞化。
一:統一,諧調,並不違背之義。
諮爾:表示祈使的詞。《論語•堯曰》:"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邢昺疏:"諮諮嗟;爾女也……故先諮嗟嘆而命之。"後常以"諮爾"用於句首表示讚歎或祈使。兼之,指讓顏真卿身爲吏部尚書和禮儀使的情況下再任太子少師。太子少師,在唐時爲從二品。而原先的吏部尚書是正三品,所以說這次魯公的官職(職事官)名義上是升了。但太子少師說是職事官(理論上其職責是監督太子太師),其實是個虛街。太子太師,甚至太師都是隻設其位不謀其事的,並不是真的讓太師去教導皇帝,讓太子太師去教育太子的。所以魯公的這次升職只是名譽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