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簾 · 栽竹

· 王質
翠虯夭矯拿蒼玉。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牆曲,與主人、呼青吸綠。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飛雪蕭蕭,更驚風摵摵,清標可掬。更與月同來,無半點塵俗 。 冬有寒梅閒相伴,春亦有、幽蘭相逐。香足。才露下霜飛,又有秋菊。
拼音

所属合集

#真珠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翠虯(qiú):指青綠色的無角小龍。
  • 夭矯:形容姿態屈伸自如的樣子。
  • 蒼玉:喻指青綠色的竹子。
  • 摵摵(shè shè):形容葉子掉落的聲音。

翻譯

青綠色的小龍屈伸自如地拿着青綠色的竹子。飛一般地來到我的屋舍、溪灣和山麓。忽然一笑就相逢了,更是解開包裹來投宿。在北池的邊上西牆的角落,與主人一起享受青色和綠色。遺憾我沒有如天寒時的翠袖,共同倚靠在修長的竹子上。每每遇到飛雪蕭蕭飄下,更有驚風發出摵摵之聲,那清峻的風姿令人讚賞。還會與月亮一同到來,沒有半點兒塵世的俗氣。冬天有寒梅悠閒地相伴,春天也有幽蘭相繼追逐而來。香氣充盈。才因露水下霜花飛舞,又有秋菊綻放。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栽竹的場景與竹子的風姿。開篇以富有想象力的筆觸寫小龍與蒼竹,充滿奇幻色彩。「一笑忽相逢」展現出人與竹相遇的驚喜。通過對周圍環境以及竹子在不同場景下的描寫,如與飛雪、驚風、月相伴,突顯竹子的清峻不俗與生命力。又寫其冬有寒梅、春有幽蘭作伴,體現了竹子與自然的融合和獨特地位。全詞意境清幽雅緻,將竹子的形象刻畫得細膩傳神,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喜愛和對自然之美的讚美之情。

王質

王質,字景文,號雪山,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寓居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經學家、詩人、文學家。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變後,遷徙興國(今湖北陽新),二十三歲時遊太學,與張孝祥父子有往來,與九江王阮齊名,王阮說:“聽景文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名川支川,貫穿周匝,無有間斷”。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進士,張浚聘爲幕僚。虞允文聘爲幕屬。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爲太學正。博通經史,著《樸論》五十卷、《西征叢紀》、《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