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簾

· 張翥
銀蟾半露嬋娟影,西風早、次第中秋天氣。涼透小簾櫳,乍夜長遲睡。見說靈巖山色好,甚也不濃如歸意。歸未。趁西泠載酒,南園尋桂。 還又客裏生朝,把金尊綠酒,與誰同醉。煙雨隔垂虹,望美人秋水。桃葉妝樓團扇曲,但小草、鸞箋相寄。傳示。送白萍一剪,碧雲千里。
拼音

所属合集

#真珠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真珠簾:詞牌名,又名「真珠髻」。
  • 銀蟾: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
  • 嬋娟:形容月色明媚。
  • 次第:依次,這裏指中秋節即將到來。
  • 靈巖山:山名,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
  • 西泠:橋名,在杭州西湖孤山下。
  • 南園:園林名,在蘇州。
  • 金尊:金制的酒器,這裏指酒。
  • 垂虹:橋名,在江蘇吳江縣東。
  • 美人:指所思念的人。
  • 桃葉:晉王獻之愛妾名,這裏指所思念的女子。
  • 鸞箋:彩箋,這裏指書信。
  • 白萍:水中浮草,這裏指書信。
  • 碧雲:青雲,比喻遠方或天邊,多用以表達離情別緒。

翻譯

月亮半圓,映出明媚的影子,西風已經吹起,中秋節即將到來。涼意透過了小簾,夜變得漫長,睡意遲遲不來。聽說靈巖山的景色很美,但再美也比不上我歸鄉的心情。我想要歸去。趁着在西泠橋上載酒,去南園尋找桂花的香氣。

又是在異鄉度過生日,手持金盃,綠酒在手,卻無人與我共醉。煙雨朦朧,隔着垂虹橋,遠望那秋水般的美人。桃葉在妝樓上唱着團扇的曲子,只是用小草和彩箋寄來思念。傳遞信息。送來一剪白萍,思念隨着碧雲飄向千里之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前夕的景象,通過「銀蟾半露嬋娟影」等句,展現了月色的美麗和節日的氛圍。詞中「涼透小簾櫳」一句,巧妙地傳達了秋夜的涼意和詞人的孤寂。後文通過對靈巖山色、西泠載酒、南園尋桂的描寫,表達了詞人對歸鄉的渴望和對美景的淡漠。下闋則轉爲對遠方美人的思念,通過「煙雨隔垂虹」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朧而遙遠的思念之情。整首詞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詞人對家鄉和遠方美人的雙重思念。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