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簾近雅軒即事
雲深別有深庭宇。小簾櫳、佔取芳菲多處。花暗水房春,潤幾番酥雨。見說蘇堤晴未穩,便懶趁、踏青人去。休去。且料理琴書,夷猶今古。
誰見靜裏閒心,縱荷衣未茸,雪巢堪賦。醉醒一乾坤,任此情何許。茂樹石牀同坐久,又卻被、清風留住。欲住。奈簾影妝樓,剪燈人語。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真珠簾:詞牌名。
- **櫳(lóng)**:窗戶。小簾櫳,即小巧的窗戶。
- 芳菲:花草芳香,此處泛指花草。
- 酥雨:滋潤的細雨,如同酥油般細膩。
- 蘇堤:杭州西湖上蘇軾任知州時疏浚西湖所築之長堤。
- 踏青:春日到郊外散步遊玩。
- 夷猶:從容悠閒的樣子 ,在詞中指沉浸在對古往今來歷史等的思考中。
- 荷衣:用荷葉製成的衣服,常指高人隱士的服飾。
- 茸:用茅草覆蓋屋頂,這裏「荷衣未茸」指隱者服飾還未整理好 。
- 雪巢:詞人張炎的住處名。
- 醉醒一乾坤:意思是不管是醉還是醒,都處於這天地之間(有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
翻譯
在那雲霧繚繞之處,有一座深深的庭院。小巧的窗子,佔據了繁花盛開、香氣四溢的好地方。春花盛開在溪邊的房屋旁,春日裏綿綿的細雨滋潤着大地。聽說蘇堤那邊天氣晴好不定,於是便懶得跟隨那些去踏青的人羣。算了吧,還是靜下心來打理自己的琴與書,沉靜地思索古往今來的事情。
又有誰能看到我這寧靜中閒散的內心呢?即使隱者的荷衣還沒來得及打理,雪巢這處居所卻也足以讓我賦詩抒情。不管是醉是醒都處於這天地間,任由這灑脫自在的情絲自在飄蕩。長時間坐在繁茂的大樹下、石牀上,又偏偏被輕輕的清風挽留住。我本想長久停留,無奈看到那簾影晃動的妝樓裏,傳出佳人剪燈夜語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詞描繪出一種清幽閒適又略帶悵惘的意境。開篇描繪出深庭宇在雲霧與芳菲中的清幽之景,爲全詞營造了靜謐的氛圍。「見說蘇堤晴未穩,便懶趁、踏青人去」一句,通過不想去人多的蘇堤踏青,表現出詞人遺世獨立、不隨波逐流,喜歡靜處的心境。「誰見靜裏閒心」等句,進一步深入刻畫詞人內心,即便隱者服飾未完整、居所平凡,也能賦詩歌詠,醉醒之間超脫塵俗。「茂樹石牀同坐久,又卻被、清風留住」極妙地寫出人與自然融合的愜意,而最後的「欲住。奈簾影妝樓,剪燈人語」 筆鋒一轉,從悠遊閒適忽然轉到人間生活場景,隱隱透露一絲對塵世生活的嚮往,反映出詞人內心看似超脫卻又割捨不下塵世某種情感的矛盾與悵惘。整首詞情景交融,用詞細膩,塑造出豐富而微妙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藝術意境 。
張炎
張炎,南宋最後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 3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