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 · 殿前歡
醉翁酡,醒來徐步杖藜拖。家童伴我池塘坐,鷗鷺清波。映水紅蓮五六科,秋光過,兩句新題破。秋霜殘菊,夜雨枯荷。
醉顏酡,太翁莊上走如梭。門前幾個官人坐,有虎皮馱馱。呼王留喚伴哥,無一個,空叫得喉嚨破。人踏了瓜果,馬踐了田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賞析
第二首曲子富有特色,詳細描繪了元朝官吏下鄉、百姓遭殃的情形。連貫而細緻的動詞使用將這幫貪官污吏描繪得栩栩如生,曲家不作任何評論,僅用白描手法,爲我們留下歷史的珍貴畫面。正是元曲中的精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調:宮調名。 殿前歡:曲牌名。
- 酡(tuó):喝了酒臉色發紅。
- 杖藜拖:拖着藜杖。 藜:草本植物,枯老的莖可做柺杖。
- 科:量詞,棵。
- 太翁莊:村莊名。
- 虎皮馱馱:指用虎皮包裹的銀錠。馱馱,形容堆積很多。
- 王留、伴哥:元曲中農村青年的常用名字,這裏泛指村裏的年輕人 。
翻譯
醉翁我喝得滿臉通紅,醒來後拖着藜杖慢慢地散步。家童陪着我在池塘邊坐下,只見鷗鷺在清澈的水波上嬉戲。水面倒映着五六株紅蓮,美好的秋光已經過去,我剛吟出兩句新的詩句。這時看到秋霜下殘敗的菊花,夜雨中枯萎的荷葉。
我喝得醉臉發紅,在太翁莊上來回穿梭。門前坐着幾個官人,面前擺放着許多用虎皮包裹的銀錠。他們呼喊着王留、叫着伴哥,卻一個人都沒有來,喊得嗓子都快破了。這些官人一來,把村民們種的瓜果都踏壞了,馬兒也踐踏了地裏的莊稼 。
賞析
這首曲子分爲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秋日田園生活場景,從醉翁醉酒醒來後的行止,到欣賞池塘邊的鷗鷺、紅蓮,再到面對秋霜殘菊、夜雨枯荷,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田園秋景的優美與靜謐,表現出一種閒適愜意又略帶悵惘的情緒。後一部分畫風陡然一轉,描寫太翁莊上官員到來的情景,通過官員呼喚村民無人應答,以及人踏瓜果、馬踐田禾的亂象,揭示了當時社會中官員下鄉對百姓生活造成的侵擾與破壞,反映出社會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疾苦。前後部分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以這種對比手法,深刻地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珍視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情感豐富且層次分明,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諷刺意味。

劉時中
劉時中 [元] (約元成宗大德年間前後在世),洪都(今江西南昌)人,元代散曲家。生卒年、生平、字號均不詳,約元成宗大德年間前後在世。官學士,時中工作曲,今存小令六十餘支,套數三四首,以水仙子西湖四時漁歌最著名。
► 13篇诗文
劉時中的其他作品
- 《 中呂 · 醉中天 》 —— [ 元 ] 劉時中
- 《 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飲 》 —— [ 元 ] 劉時中
- 《 雙調 · 折桂令 · 農 》 —— [ 元 ] 劉時中
- 《 雙調 · 折桂令 · 農 》 —— [ 元 ] 劉時中
- 《 正宮 · 端正好 · 上高監司 》 —— [ 元 ] 劉時中
- 《 中呂 · 朝天子 · 邸萬戶席上 》 —— [ 元 ] 劉時中
- 《 中呂 · 山坡羊 · 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韻 》 —— [ 元 ] 劉時中
- 《 南呂 · 四塊玉 》 —— [ 元 ] 劉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