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賦
金生砂礫,珠出蚌泥。嘆茲窈窕,產於卑微。盼倩淑麗,皓齒蛾眉。玄發光潤,領如螬蠐。縱橫接發,葉如低葵。修長冉冉,碩人其頎。綺袖丹裳,躡蹈絲扉。盤跚蹴蹀,坐起昂低。和暢善笑,動揚朱脣。都冶武媚,卓礫多姿。精慧小心,趨事若飛。中饋裁割,莫能雙追。關雎之潔,不陷邪非。察其所履,世之鮮希。宜作夫人,爲衆女師。伊何爾命,在此賤微!
代無樊姬,楚莊晉妃。感昔鄭季,平陽是私。故因錫國,歷爾邦畿。雖得嬿婉,舒寫情懷。寒雪翩翩,充庭盈階。兼裳累鎮,展轉倒頹。昒昕將曙,雞鳴相催。飭駕趣嚴,將舍爾乖。蒙冒蒙冒,思不可排。停停溝側,噭噭青衣。我思遠逝,爾思來追。明月昭昭,當我戶扉。條風狎獵,吹予牀帷。河上逍遙,徙倚庭階。南瞻井柳,仰察鬥機。非彼牛女,隔於河維。思爾念爾,惄焉且飢。
拼音
譯文
金子出於砂礫,珍珠出淤泥中的河蚌。可嘆這窈窕女子啊,出身卑賤。一雙會說話的眼睛、一對藏滿笑意的酒窩、潔白的牙齒、修長的眉毛,透着賢淑善良和美麗。黑髮光澤,頸項白嫩,大辮甩在後,沿着髮際插了一圈小花,活像一個向日葵。身體修長,亭亭玉立,活脫脫一個美入坯子。素衣紅裙,絲履在下。行走坐臥,起伏飄逸。隨和歡暢,笑容滿面,輕聲細語。微揚朱脣。美麗絕倫,嫵媚動人。聰明精細,處事謹慎,一旦動作,快速如飛。廚藝女工,首屈一指。心地純正,無歪無邪。察其作爲,舉世罕見。宜作皇妃,宜作女師。爲何卻是這般命運,處境如此低賤卑微!
可嘆無緣成爲當代的樊姬、晉妃,不過像先前的鄭季、平陽一樣受到君王寵愛而已。甚至把朝政賜給她們,國家因此大亂。國君只知尋美女,泄情慾。即使屋外大雪紛飛,寒氣逼人,一片銀白,屋內也是被褥有加,輾轉顛倒,尋歡作樂。直到東方欲曙,雞嗚相催,才倉促登車上朝,難捨那乖巧美人。糊塗啊,昏昧啊,思美之心難排除。亭亭玉立的關人喲,悲傷抽泣在溝渠邊,你悲傷我亦感傷,恨不飛到你身旁。明月光光,照我窗門。春風陣陣,吹拂你的牀帳;《河上》之歌慰我心,伴我徘徊庭院中。我仰望井、柳。又考察看那北極與北斗。我們不是那牛郎織女,緣何受阻於天河?思你啊想你,那難過的心情使我如飢似渴。
注釋
青衣:本指古代帝王、后妃的一種禮服,自漢以後,以青衣爲卑賤者之服,故稱婢爲青衣。
金生砂礫(lì),珠出蚌(bàng)泥:此句言金是從砂石中提煉出來的,珍珠是在泥土蚌中孕育出來的。這是古詩中的比興手法,以引起下文。
茲:此,這個。產:《藝文類聚》作“生”。窈(yǎo)窕(tiǎo):美好的樣子。這裏用以指代美女。《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卑微:卑下低微,指美女出身低微。
盼倩:形容女子顧盼生姿。“盼”,《初學記》作“盻(pǎn)”。《詩經·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淑麗:賢淑美麗。皓齒:潔白的牙齒。蛾眉:女子長而美的眉毛,如蛾須。
玄發:黑頭髮。光潤:光澤。領:頸部。螬(cáo)蠐(qí):金龜子的幼蟲。白色,圓柱狀。古代常用以比喻女子頸部的白嫩。
縱橫接發,葉如低葵:《藝文類聚》卷三十五與《全後漢文》無此兩句。接,通“緝”。緝發,即編織頭髮。低葵:低下頭的葵花,指髮型。
冉(rǎn)冉:柔順美好貌。碩(shuò)人:美人。頎(qí):修長的樣子。
綺(qǐ)袖:有花紋的美麗的袖子。這裏借指上衣,與下句裳(下衣)對應。袖,《藝文類聚》做“繡。”躡(niè):踩。絲扉:絲鞋。
盤跚:同“蹣(pán)跚(shān)”,走路且搖且緩慢的樣子;又,旋轉的樣子。蹴(cù)蹀(dié):輕輕地移步。《說文》:“蹴,躡也。”蹀,即蹀躞,小步貌。坐起低昂:即或坐或起,或低頭,或擡頭。
和暢善笑:形容喜歡笑而且笑容自然,不做作。動揚:努起、撅起,形容嘴的動作。朱脣:形容少女紅豔豔的嘴脣。
都(dū)冶:美豔的樣子。嫵媚:姿態美好的樣子。卓躒(luò):同“卓犖(luò)”,超絕,特出。多姿:風情萬種的樣子。
精慧:靈巧聰明。小心:謹慎。趨事如飛:指做事手足輕盈快捷。趨事,做事。
中饋:指婦女主持家中饋食供祭諸事。裁割:剪裁衣服,指女紅。莫能雙追:沒有第二個人能趕得上。
關雎(jū):水鳥名,亦名王雎,傳說雌雄皆有定偶,摯而有別。《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裏形容女子有關雎之貞潔。陷:陷入。邪非:邪惡非禮之事。
履:踐,指所作所爲。鮮(xiǎn)希:稀少,少有。
宜:適宜。夫人:古代命婦的封號。最早的一例是王莽封崔篆母師氏爲義成夫人。這裏泛指有品德善治家的婦女。女師:女子的楷模。
伊何:爲何,爲什麼。爾:你。
代:即“世”,唐人避李世民諱而改。樊姬:樊姬:春秋時楚莊王之姬。姓姬、樊人。樊,亦名陽樊,在今河南濟源縣東南。劉向《列女傳·楚王樊姬》記載,樊姬爲春秋楚莊王夫人,曾諫止楚莊王狩獵,使之勤於國政,又激楚相虞邱子辭位,而進用賢臣孫叔敖爲令尹,三年,使楚莊王稱霸,成爲春秋五霸之一。楚莊:即楚莊王。晉妃:指驪姬。《史記·晉世家》載:晉獻公“五年,伐驪戎,得驪姬、驪姬弟,俱愛幸之”。驪姬生奚齊。她譖殺太子申生,逐羣公子。獻公死,即爲大臣裏克所殺。
鄭季:漢代大將軍衛青的父親。平陽:指平陽侯,西漢曹參及其曾孫曹壽皆有此封號。《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衛青)父鄭季,爲吏,給事平陽侯(曹壽)家,與侯妾媼通,生青。”私:私通。
故因錫國,歷爾邦畿(jī):指因衛青姊衛子夫被封皇后而衛家大貴。《漢書·外戚傳》:“孝武衛皇后字子夫……子夫爲平陽主謳者……帝祓霸上,還過平陽主。主見所侍美人,帝不說。既飲,謳者近。帝獨說子夫。……遂有身,尊寵……元朔元年生男據,遂立爲皇后。衛青被封爲“長平侯”。“青三子襁褓中皆爲列侯。”“衛氏支屬侯者五人。”後被滅。“楚莊”以下數句,是作爲青衣的對立面提出的。錫國:疑指作者去外地赴任。錫,同“賜”。國,指某一地區、某一地方,具體不詳。歷:經過。爾:指青衣女子。邦畿:家鄉、地區。
雖:通“唯”,只有。《管子·君臣下》:“故民迂則流之,民流通則迂之。決之則行,塞之則止。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此“雖”即作“唯”講。嬿(yàn)婉:美好的樣子。傅玄《秋胡行》:“嬿婉不終夕,別如參與商。”舒:抒發。寫:同“瀉”,宣泄。
翩翩,一作“繽紛”。
兼裳:穿着厚重衣裳。累鎮:重疊壓鎮,指增加被褥。展轉:即輾轉反側,不能入睡。倒頹:精力消退。
昒(hū)昕(xīn):拂曉,黎明。班固《幽通賦》:“吻聽寤而仰思兮,心濛濛猶未察。”曙:天亮。
飭(chì)駕:準備車馬。飭,整治。趣(cù)嚴:速整行裝。嚴,衣裝。避漢明帝劉莊諱,改裝爲嚴。舍:捨棄,離開。爾:指青衣女子。乖:離別。
蒙(mēng)冒:昏昧不清的樣子。排:排除。
停停:同“亭亭”,身長玉立的樣子。溝:貴族庭院之溝洫。側:旁邊。噭(jiào)噭:象聲詞,此指悲哭聲。
思:語助詞。遠逝:遠去。追:追隨。
昭昭:明亮的樣子。當:對、照。扉:門扇,此指門。
條風:東北風。主立春四十五日。《史記·律出》:“條風居東北,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治理)萬物而出之,故曰日條風。”狎(xiá)躐(liè):連續不斷的樣子。牀帷(wéi):牀帳。
河上逍搖:語出《詩經·鄭風·清人》:“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逍搖亦作消搖或逍遙,安閒自得的樣子。此處作徜徉、緩行的樣子。徙倚:留念徘徊。《楚辭·哀時命》:“獨徙倚而仿徉。”庭階:庭院、臺階。
南瞻:擡頭向南望。井柳:即井宿和柳宿,屬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鬥:即鬥宿。機:又稱天璣星。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機,借作“璣”。
牛女:即牛郎星和織女星。河:天河。牛郎星和織女星各在河一邊,故曰隔。維:語氣助詞。
惄(nì):憂思傷痛。《詩經·周南·汝墳》:“未見君子,惄如調饑。”鄭玄箋:“惄,思也。未見君子之時,如朝飢思食。”飢:飢餓。
序
《青衣賦》是東漢末年文學家、書法家蔡邕所作的一首抒情賦。
賞析
《青衣賦》中的“青衣”,是婢女的代名詞;在漢代,地位卑下者如僮僕侍女等多穿青、綠衣服。該賦爲敘事、抒情之作,寫的是作者與一位婢女的戀愛故事,主要抒發了作者對這位婢女的深深愛戀、別離時的難分難捨和別離後的刻骨相思之情。賦用四言詩體形式,今存六十四句,大致可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十句)集中刻畫“青衣”形象,充分表現其外美內慧的個性特點。作者採用鋪陳手法,從容貌、身材、服飾、舉止、表情等,一直寫到“青衣”的聰敏勤快、心細手巧。所有這一切,旨在說明這位“青衣”的“宜作夫人,爲衆女師”,只是命運跟她開了個玩笑,讓她投胎在“賤微”人家。值得注意的是,在描寫“青衣”形象時,作者自始至終把她當作“夫人”、“后妃”來對待。賦中刻畫“青衣”的外貌,有不少詞語乃至成句都出自《詩經·衛風·碩人》,而《碩人》是一首讚美春秋初年衛莊公夫人莊姜的詩。賦中又稱“《關雎》之潔,不陷邪非”。《關雎》是《詩經》中第一篇作品。依照儒家傳統的解釋,這首詩是頌揚“后妃”之德的。蔡邕顯然是想說“青衣”雖出身“卑微”,卻具有“后妃”的美德與情操,她是絕不會去做那些不正、不好的事情的。因此,這位“青衣”在作者的心目中,儼然是“世之所希”的諸侯“夫人”、天子“后妃”一般的人物。這樣的描寫,一方面表現了作者對“青衣”的頌美和愛慕之意,而另一方面也傳達出作者的矛盾心態,因爲作者與“青衣”之間畢竟存在着門第懸殊的阻礙。賦的開頭“金生沙礫,珠出蚌泥;嘆此窈窕,產於卑微”幾句,在讚揚“青衣”出類拔萃的同時,作者因“青衣”的卑微出身而產生的那種惋惜之情也溢於言表。從作者對“青衣”形象的刻畫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是真情的流露,讚美、愛慕之意與惋惜、慨嘆之情交織在一起。
作者將“青衣”與“夫人”、“后妃”相匹配的根本目的,還是爲了表明這位“青衣”是完全值得作者去追求的。
該賦的第二部分(後三十四句)開頭“代無樊姬,楚莊晉妃;感昔鄭季,平陽是私”四句就委婉地傳達出了這個意思。樊姬是春秋時楚莊王的夫人;莊王沉溺於狩獵,樊姬用不食禽獸之肉來進諫,她還設計讓莊王任用孫叔敖爲令尹,莊王因此得以稱霸。蔡邕在這裏是說,世上如果找不到像樊姬這樣的賢德女子,那麼,楚莊王也就只能降格以求,娶一般的女子爲妻了。很明顯,這是在爲作者愛上“青衣”尋找託詞。鄭季是漢武帝時名將衛青的生父,衛青的生母衛媼原爲平陽侯曹壽家的婢女。鄭季曾任縣吏,被派往平陽侯家供使遣,因而與衛媼私通。這個典故用得有言外之意:既然有鄭季的榜樣在前,那麼,作者今天與“青衣”的相戀結合也不算爲過。這裏或許透露出作者與“青衣”相識相戀時的身份,跟當年鄭季與衛媼的情況是相似的。
作者是在“錫國”赴任途中,在“寒雪翩翩”“條風狎獵”的時節裏,經過“青衣”所居“邦畿”,才與“青衣”邂逅相識的,而雙方的地位與境遇又不能維持這種戀情的繼續發展,因此,這場“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的經歷,給雙方尤其是作者帶來了無限的惆悵與苦痛;賦的第二部分的主要篇幅就是寫雙方別離時和別離後的感情。“停停溝側,嗷嗷青衣”是第二部分僅有的描寫離別時“青衣”形象的句子,但卻將“青衣”藏身僻靜處目送作者遠去、黯然神傷、痛苦抽泣的情態生動地表現了出來,顯得十分悱惻動人。第二部分的主要筆墨還是落在鋪寫作者分別時的痛心疾首和別後的深切思念上,寫得也非常真摯、細膩。如果說,在賦的第一部分中,作者還顯得比較清醒、理智,還存在門第等級的顧慮,表現得有點猶豫的話,那麼,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已經完全爲情感所支配,幾乎到了不能自拔的境地。“蒙冒蒙冒,思不可排”,“思爾念爾,怒焉且飢”,這些賦句表達的就是情不自禁的痛苦呼叫了。
綜觀全篇,《青衣賦》的描寫真切生動,寫實的成分非常明顯,不可能是想象、誇張之辭,也不存在諧謔遊戲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