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頓首:古時的一種拜禮,叩頭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這裏用於書信開頭或結尾,表示敬意。
- 不育:未能長大成人(夭折的委婉說法 )。
- 傷夭命:因夭折的命運而哀傷。夭(yāo):夭折,未成年而死。
- 不能已已:沒辦法使自己的悲痛停止下來。已,停止;第二個「已」用法同前。
- 豈圖:哪裏想到。
- 歿(mò):死。
翻譯
羲之叩首致敬。我的二孫女沒能長大成人,就這樣夭折,這悲慘的命運讓我悲痛萬分,心中的痛苦難以抑制,實在無法停止哀傷。哪能想到,僅僅十天之中,兩個孫輩先後離世,這叫我如何承受啊!羲之叩首。
賞析
這篇《二孫女帖》短短數語,卻沉痛真摯地表達出王羲之痛失二孫的哀傷之情。開篇直接傾訴二孫女夭折帶來的沉痛,「痛之纏心,不能已已」直白道出內心悲慟已達到無法自控的程度 。「豈圖十日之中,二孫歿」一句轉折,突如其來的雙重打擊,更凸顯出這份哀傷的沉重。文字簡潔質樸,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憑藉其真摯情感深深打動讀者,展現出一代書聖在面對親人離世時,普通人難以承受的哀慼,讓人爲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