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
高寒戶牖,虛白尊罍,千山盡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興不淺,記當年、獨據胡牀。怎知道,是歲華換卻,處處堪傷。已是南樓曲斷,縱疏花淡月,也只淒涼。冷雨斜風,何況獨掩西窗。天涯故人總老,謾相思、永夜相望。斷夢遠,趁秋聲、一片渡江。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戶牖(yǒu):門窗。
- 尊罍(léi):泛指酒器。
- 天葩:非凡的花,這裏喻指梅花。
- 胡牀: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
- 歲華:時光,年華。
- 南樓:在湖北鄂州,晉庾亮曾在此賞月。
- 謾(màn):徒然。
翻譯
高大寒冷的門窗,空明潔白的酒器,千山都沉浸在那孤獨的月光中。梅花的玉影好似空靈,奇異的花暗中飄落清香。這一生這種興致不淺,記得當年,獨自倚着胡牀。怎知,是歲月年華變換,處處都令人感傷。已然是像南樓處曲子中斷,縱然是稀疏的花淡淡的月,也只是一片淒涼。冰冷的雨斜吹的風,更何況獨自掩上西窗。遠在天涯的故人總是老去,徒然地相思,整夜地相互守望。中斷的夢已遙遠,趁着秋聲,一片渡過江去。
賞析
這首詞營造了一種清冷、孤寂、感傷的氛圍。開篇通過描寫高寒的戶牖、虛白的尊罍和孤光籠罩千山的景象,展現出空曠孤寂的意境。接着回憶過去獨據胡牀賞景的興致,與如今歲月更迭、處處堪傷形成對比,突出心中的愁苦。後面描繪了南樓曲斷、疏花淡月的淒涼景象,以及冷雨斜風和孤獨掩窗的情景,進一步烘托了傷感之情。最後寫天涯故人老去,相思卻只能永夜相望,夢斷遙遠,隨着秋聲渡江而去,使這種感傷情緒更加深沉和悠遠。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悽清,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故人遠去、興衰無常的感慨與無奈。

王沂孫
王沂孫,生卒年不詳,字聖與,又字詠道,號碧山,又號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號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大約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間,曾任慶元路(路治今寧波鄞州)學正。入元,其詞多詠物之作,間寓身世之感,意旨隱晦,著有《花外集》一卷,又名《玉笥山人詞集》,後人易名爲《碧山樂府》。
► 71篇诗文